美丽江西 点“绿”成金
江西全力巩固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地位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1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1月19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全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以大抓落实的实际行动,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迈出更大步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和“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今年,我省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巩固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地位,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回顾
2024
降碳减污
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居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一,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创历史最好成绩、列全国第五。
全省优良天数比率95.5%,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居中部第一。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提前实现动态清零,设区城市和县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生态修复
成功申报江西长江流域(赣江中游—湘江源片)、江西长江重点生态区(饶河源—信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更新)面积93.59万亩、退化林修复160万亩,新建成绿色矿山48座。扎实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管理局正式挂牌。
绿色转型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
累计打造4家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8家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国家级绿色园区数量居全国第四。
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14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制度保障
出台实施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
正式实施《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
与湖北、安徽签署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连续9年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累计筹集流域补偿资金338亿元。
林业资源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保持全国第二,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800亿元,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460亿元,同比增长29.3%,全国首笔绿色建筑与ESG可持续发展双挂钩贷款落地江西。
绿色生活
充电站实现“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镇(街道)覆盖率85%。
推选公布150个“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低碳社区连续3年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资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颁全国首张“5A级零碳景区”证书。
展望
2025
工作目标:
“一个完成、三个提升”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绿色生态目标任务。能耗强度力争累计下降14.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04.59万亩。主要生态环境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并保持优秀水平。
●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新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力争进入全国前列,碳排放双控制度实施基础基本建成,加快构建与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 绿色低碳发展动能实现新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保持在3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9%左右,绿电占比稳步提升,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新提升。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000亿元以上,林业生态产品累计成交额突破135亿元,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四方面重点工作
● 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着力在生态文明现代治理上谋新篇。
● 把握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重要要求,着力在生态环境品质提升上固根基。
● 把握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遇,着力在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上增动能。
● 把握全域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任务,着力在“两山”双向高 效转化上求突破。 (文/王琨 全媒体记者吴强)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