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法治 江西智慧

华东交通大学全国首创铁道法治学学科 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2019年,华东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首家铁路法治研究院,填补了国内铁路法治研究领域的空白。

此后5年里,学校组建一流专家队伍,围绕“铁路法治”展开大量调查研究,并在全国首创铁道法治学学科、撰写了全国第一部铁道法治学教材及其配套丛书,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为铁路法治研究贡献“江西智慧”。

授课现场(图/受访单位提供)

率先成立铁路法治研究院

当下,列车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串联起全国各地的山河美景,铺就了一张庞大的物流网,为沿线的经济交流、文化传播等注入澎湃动力,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强劲引擎,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绿皮火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融入人们日常出行。“如今,高铁是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但人们对铁路法治的研究,与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并不匹配。”在华东交通大学法学教授曾明生看来,铁路与群众生产生活虽紧密相连,但围绕其衍生的建设、经营等问题日渐增多,亟待人们运用法治力量妥善解决。

“以前提到铁路法治,觉得是项边缘化研究。可现在一提到高铁霸座、铁路沿线环境治理等,公众关注度居高不下。”曾明生说。于是,为“铁”而生、因“铁”而盛的华东交通大学决定立足办学特色,紧密对接“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内高校中另辟蹊径,从“铁路法治”这一“小切口”入手,对与铁路相关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领域进行系统研究。

2019年,华东交通大学铁路法治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全面、系统和专业研究铁路法治的研究院。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朱新建出任铁路法治研究院院长,曾明生为铁路法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带领学校师生开启了全面、系统、专业的铁路法治研究。

建强队伍扩大“朋友圈”

华东交通大学铁路法治研究院的成立,填补了国内铁路法治研究领域的空白,但相关人才的缺乏,让研究起步举步维艰。

“2019年前后,国内只有极少数专门研究铁路法的专家。有关铁路法治问题的研究比较分散,尚无对铁路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和领域中的铁路法治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形成铁路法治的理论学科体系。”曾明生回忆道。

于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铁路法治研究院首先要解决的发展问题。

“我们以人文学院的法学博士队伍为基本班底,许多老师在兼顾自身专业领域的基础上,花时间钻研铁路专业知识,在两者之间找到新的研究突破口,非常不容易。”朱新建说。

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法学博士黄波,与曾明生同一年进入华东交通大学铁路法治研究院。此前,他的研究方向是刑法,对铁路业务并不熟悉。为推进铁路法治研究工作,他在探索中前进,不断调整平衡点,最终将“为铁路企业提供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策略”列为开展铁路法治研究的突破口。

叶霖,是目前研究院团队中唯一具备机械专业知识的法学博士。“本科我读的是机械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宪法与行政法,博士学的是知识产权。”由于曾做过关于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研究,因此她对铁路法治研究前景十分看好,认为“大有可为”。

在做好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该研究院不断扩大“朋友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石家庄铁道大学等院校及相关部门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高级顾问。

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构建了全国一流的高级顾问团队、学术委员会,正在建设全国一流的铁路法治专职研究队伍以及兼职特聘研究员队伍,聚智聚力为铁路法治研究“把脉问诊”。

5年结出累累硕果

有了稳定的人才队伍,曾明生又带着研究生着手撰写全国第一部系统化聚焦铁路法治领域的学术著作和教材——《铁道法治学导论》。2022年,历时两年集体撰写的《铁道法治学导论》出版,成为铁路法治研究院的标志性成果,被学校列为学生学习铁路相关知识的教材之一,为学校在国内首创铁道法治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铁道法治人才,2023年秋季,华东交通大学面向天佑学院的52名学生,首次开设“铁道法治学”课程。时隔一年,“铁道法治学”又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列入全校公选课范围,首批开放140个名额。

公选课开放前夕,曾明生心里直打鼓:“毕竟是新兴学科,就怕没学生来。”但选课结果显示,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热情,报名的学生数量超过了名额数量。这让曾明生开展研究的底气更足了。

截至目前,学校铁路法治研究院已累计向400余名学生输送铁路法治知识,广受学生好评,为打造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12月17日,华东交通大学10余名师生走进南昌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与法院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

实际上,这并不是华东交通大学师生第一次走进南昌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在过去两年间,双方围绕铁路运输相关的法律堵点、难点,携手走过许多地方。从江西到福建,沿途均留下了他们的调研身影。

“法律研究作为法律应用的前沿,应更好地为法律应用提供方向,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指导性。”为推进司法实践和法学教育的共赢发展,南昌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院长鄢俊希望今后能加强与研究院的沟通交流,在案例研究、专项调研等方面展开更多合作。

这与曾明生的想法不谋而合。“研究须打通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的双向循环,这样才不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曾明生如是说。

为此,曾明生每年带着学生广泛开展调研,深入参与相关铁路规章制度的修改与完善。2023年8月,曾明生带着几名研究生共同撰写了《关于〈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5700余字的文章凝结了17条建议,大部分被国家铁路局采纳。次月,曾明生收到了一条来自国家铁路局的感谢信息,称“你们的建议非常详尽和专业,你们的研究和意见让人感动”。

华东交通大学铁路法治研究院成立5年来,结出累累硕果:研究院科研人员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级、国家铁路局部级法律类研究项目,多次参加国家铁路局、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交通立法专家座谈会,多次立法建议、重大疑难案例研讨意见获得部级单位采纳和好评,为护航国家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江西智慧”。(文/全媒体记者吴强

编辑:熊玮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