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石城县人民法院屏山人民法庭推动婚姻家事纠纷化解与移风易俗改革“双向奔赴”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09月25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白露过后,天气仍未转凉,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的农户顶着烈日采摘莲蓬。近日,石城县人民法院屏山人民法庭干警来到长溪村的一片莲田,通过拉家常、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户宣讲婚姻嫁娶、土地承包、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
近年来,该庭借“石城免礼”之力,乘移风易俗改革新风,将司法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促进移风易俗与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入村规
“你要的我都给你了,既然你不想领证,那就归还我的彩礼。”法庭上,原告温某气愤不已。
2020年3月,温某与陈某经媒人介绍相识恋爱。次年,两人办理了结婚仪式,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其间,温某家支付给陈某家彩礼等礼金共计10万余元。一次,双方因琐事发生争吵,陈某搬离温某家中。温某多次挽留,陈某仍执意分手。
此后,两家人因彩礼返还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温某遂起诉至法院。该庭组织双方调解,承办法官从双方矛盾尖锐点出发,结合彩礼新规、案件事实,重点对双方存在争议的彩礼认定范围进行确定,逐渐解开双方的“心结”。最终,该案得到妥善解决。
据悉,该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靠前指导辖区各村“两委”、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增设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彩礼等条款,并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
今年6月,该庭“石城免礼破高额彩礼,能动履职树婚嫁新风”典型案例入选最高法第二批“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促推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典型案例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古祠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为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就近化解,该庭依托当地深厚的古祠文化底蕴,深挖邻里和睦、孝敬长辈等孝善文化,积极推行“祠堂说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引导村民进祠堂化解矛盾纠纷,法官则开展巡回审判、巡回调解。
为提升“祠堂说事”实效,该庭指导辖区5个村(居)成立“实诚人”联调祠委会,在当地选聘5名德才兼备的“实诚人”调解员。“实诚人”调解员以实心倾听陈述、诚心明理释法、公心定分止争,以礼动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成功化解了多起婚姻家事纠纷。
近日,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在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赖氏宗祠敲响,一起赡养纠纷案拉开巡回审判的序幕。
年近七旬的独居老人陈某育有两女一子,平时的生活费均由两个女儿承担。近三年来,其儿子赖某某一直未回家看望母亲,也未支付过生活费,陈某无奈提起诉讼。
“几年没见,我盼望着儿子能回家看看。”庭审中,陈某哽咽地说。
承办法官当即打电话联系因故缺席庭审的赖某某,并邀请特约调解员等一起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赖某某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向母亲道歉,陈某当庭撤诉。
巧借圩日开展普法宣传
石城县客家文化底蕴深厚,赶圩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该庭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巧借群众赶圩的习俗,每逢圩日组织干警开展“圩日普法”“圩日开庭”等活动。
8月14日,该庭干警深入大由乡开展“圩日法庭”普法宣传活动,重点讲解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统计,2023年4月以来,该庭以群众赶圩为契机,组织干警深入各乡镇开展“圩日法庭”活动136次。
如今,“邻里纠纷不出组、家里纠纷不出门”已成为屏山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已成为石城人的共识共为。(全媒体记者江国稳)
编辑:熊玮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审签: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