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白山松水间基层治理“平安脉动”

——2024年全国省级法治(制)媒体吉林行大型采访活动见闻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09月11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天空流光溢彩,大地锦绣壮美。8月26日至30日,2024年全国省级法治报业发展年会(全国省级法治媒体社长·总编辑年会)暨“白山松水寄深情、守护平安助发展”吉林行大型采访活动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25家省级法治(制)报社社长(总编辑)及记者汇聚吉林,分赴长春、四平、白山、延边等地走访近20个基层政法单位,用镜头捕捉吉林每一个精彩瞬间,用笔触记录平安吉林、法治吉林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跨域立案便民利民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几年前借给别人几万元钱,催要多次,但他就是不还。现在他在沈阳居住,我想起诉他,请问可不可以立案?”

“可以的,请您到跨域诉讼服务窗口办理。”

8月26日,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长春中院)诉讼服务大厅,一位女子正在导诉区咨询。

据介绍,该院于2019年开通了全国跨域立案服务。作为吉林省第一家进行省内跨域立案、成功接收跨省立案的法院,以及全国第一批跨域诉讼服务试点法院,已具备为当事人提供5大类48项诉讼服务事项跨省市办理的条件。

为全面提升法院工作现代化水平,长春中院着力破解线下送达难这一突出问题,与邮政公司开展集约一体化送达,推进全流程在线办理、网上流转、异地集中打印的智慧送达新模式,实现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和实地送达无缝衔接。目前,长春中院民事、行政审判部门送达工作已实现全部剥离。

采访审判辅助事务集约中心

今年5月,长春中院在吉林首创全市两级法院线下集约统一送达工作新模式,平均送达时长0.5天,节省人力和经费近30%;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办理后,案件平均用时同比缩短37.39天,提升了42.56%。

一个个优势举措、一组组优质数据、一项项优异成绩,让采访团记者对长春中院集约高效、服务审判、规范标准、智慧协同的管理理念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长春市公安局二道区分局东盛路派出所

“警地融合”护民安

8月26日,采访团来到长春市公安局二道区分局东盛路派出所。记者在东盛路派出所的荣誉室看到,四面墙上挂满了荣誉牌匾: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吉林省优秀基层单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该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亲民爱民为民的“扁担精神”,以党建引领“警地融合”工作为牵引,强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所作出的努力。

民警入户普法

东盛路派出所推动职能归并、力量融合,不断扩大基层力量,吸纳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和老党员、保安员、保洁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社区警务团队,建立健全“2+2+N+X”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街面联防模式,及时掌握辖区各类基础信息,发现案件线索和苗头隐患,大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将警务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余件、辖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3%、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

为加大对治安难点问题的解决力度、优化服务群众的惠民举措,由社区民警组成的东盛路派出所“红扁担服务队”顺势而生。“直播反诈知识、办理户籍业务、调解矛盾纠纷等‘十八般武艺’,我们‘红扁担服务队’队员样样精通。”长春市公安局二道区分局副局长、东盛路派出所所长白鑫宇介绍,针对落户、身份证办理、驾驶证补办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所全面开通“红扁担在线”直播间,队员们通过直播的形式,与群众“零距离”互动,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除此之外,该所还组建“少年志警联盟”,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辖区学校全面安装“警察妈妈”信箱,更好地帮助未成年人茁壮成长;为辖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发放急救小药盒和“警民联系卡”……一项项服务举措的落地落实,全面推动党建引领“警地融合”工作在辖区遍地开花。

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

前置调解道交解纷

“我本来以为要去环城人民法庭起诉肇事方,没想到在交警队就解决了这起纠纷,而且针对保险问题还有专人进行解答,真是太方便了!”前来处理交通事故的王女士对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设立的道交巡回法庭的办案效率赞不绝口。

介绍道交解纷经验

为拓宽道路交通纠纷化解的渠道,环城人民法庭联合公主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制定了《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一体化解工作方案》,在交警大队设立了道交巡回法庭,通过前端介入,真正实现源头治理。

“2023年年初,环城人民法庭被省银保监局确立为财产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试点,在道交纠纷调解中引入专业法官、省保险行业协会、市法学会保险法研究会和公益律师提供咨询服务,在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前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实现了交通事故纠纷从定责、调解到司法确认的‘一站式’服务。”道交巡回法庭诉前调解员张晓春说,截至目前,调解成功并当场履行道交纠纷458件,成功率达96.7%。

2023年年初,公主岭市人民法院与市公安局、平安保险公司(道路救助基金管理者)召开联席会议,确立了道路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机制。对被救助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由救助基金现行垫付,保障了当事人的最大利益。2023年以来,环城人民法庭开展道交纠纷诉前鉴定157件,推动诉前调解成功71件,通过诉前鉴定促进道交纠纷平均办案天数缩短至26.33天。

2023年,环城人民法庭还结合“无诉示范村”创建活动,设立了智慧便民“微法庭”,充分发挥智慧便民“微法庭”便利当事人的作用,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形成“一庭两所”工作合力,携手相关部门高效及时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打通治理的神经末梢。

临江市

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8月29日,记者随采访团驱车一路向东,来到群山环抱中充满诗意的小城——临江。临江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继成向记者介绍:“临江市紧跟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躬身笃行,不仅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道,更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临江为目标,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VR体验模拟驾驶

莫愁风月不解语,青山不负追梦人。2019年,临江市人民政府被吉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确定为法治政府建设联系点。2023年5月,被吉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命名为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3年10月,《临江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试行)》发布。该办法解决了行政执法过程中不透明、不规范的问题,填补了临江市行政执法建设的空白。

近年来,临江市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规范权责清单事项要素信息,制定赋权事项清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2023年,临江市制定了《贯彻实施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实施方案》,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制定和运用,建立“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动态管理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目前,该市共梳理公布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行政裁量权基准2293项、“首违不罚”事项112项。

今年以来,临江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运行临江市行政执法平台,实现全市三级执法部门的数据汇聚共享,有效提升了全市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信息化水平,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

该市28个部门对行政执法人员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700余条相关信息进行了事前公示,同时公示各类行政执法结果信息2540项。

此外,临江市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群众在市政府网站就可方便查询各种政务资讯、法规政策,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率达100%。

临江市公安局

警务站护景区“烟火气”

今年夏季,331国道沿线的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迎来了自驾游的热潮。为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临江市公安局创新举措,在正阳路核心区域设立了警务站,构建起“景中有警”的治安防控新格局,成为临江市旅游警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市民办理业务

“在正阳路步行街,每隔十几分钟就有警察巡逻,让我们打心眼里有一种安全感!”正阳路夜市的烧烤店业主马先生说,夜市生意很好,在这里做生意很安心。

近日,一名游客走进警务站求助,称其孩子不慎走失。接警后,警务站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仅9分钟便成功找回走失儿童,彰显了警务站高效迅捷的处置能力。据介绍,临江市公安局紧紧围绕“1、3、5”快速反应工作机制,搭建“派出所快速接警、警务室先期处置、群防群治快速支援”三级快速反应体系。根据“节日商圈”安保需求,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以警务站为中心组建群防群治支援点,最大限度缩小出警半径,提升出警速度。

如今,无论是紧急情况下的临时身份证明办理,还是日常中的避雨、充电服务,警务站都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站内部设施完善,从雨伞、急救箱到饮水机、反诈宣传片,无一不体现出对群众的关怀。

夜幕降临,临江市的正阳路夜市灯火璀璨,市民熙来攘往,洋溢着满满的“烟火气”。这背后,是临江市公安局正阳路警务站全体民警、辅警的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他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守护着这片热土的安宁。

敦化市人民检察院

做实做优“检护民生”

民生之所望,检察之所向。今年以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人民检察院(简称敦化市检察院)持续做实做优“检护民生”工作。

近日,由敦化市检察院牵头,与妇联、民政、残联、镇政府组成救助专班,并邀请社会组织负责人,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全某某进行入户走访慰问。

全某某系一起刑事案件受害人,与其丈夫都是残障人士,育有一子就读初中,一家人靠低保金维持生计,生活困难。救助专班一行为全某某送去了米、面、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详细了解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已享受到的国家政策、生产生活现状等情况。

介绍“检护民生”工作

一直以来,敦化市检察院也十分重视“一老一小”民生问题,“一老一小”一头是“夕阳”,一头是“朝阳”,事关千家万户。敦化市检察院聚焦“一老一小”人群的突出民生问题,织密全方位、多维度的保护网。

2022年8月,敦化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提前介入一起养老诈骗案件。此前,以犯罪嫌疑人王某甲为首的诈骗团伙分别从网上、路边摊购买了假鹿鞭和假鹿茸,冒充正品高价卖给老年人,骗取财物。该诈骗团伙先后骗取被害人邢某某、郑某某两人7000余元。敦化市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就案件事实、追赃挽损等内容提出引导侦查意见,为案件批捕、起诉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年,敦化市检察院投入300万元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46名检察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推出“线上法治课”“法治进乡村”等教育套餐,受教育师生2万人次。2023年,该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审查起诉案件32件62人,在5起刑事案件中成功办理6件涉未公益诉讼案件,联合社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200余次、心理疏导30余次。(文/图 全媒体记者吴旭

编辑:熊玮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审签:毛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