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4年08月01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近年来,婺源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绿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试点建设,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进一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护绿成金”上下功夫
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婺源县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国首创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建立了珍稀动物型、自然生态型、水源涵养型等自然保护小区193处,保护面积达65.4万亩。实施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建立健全森林保护长效机制,将全县260万亩山林(占全县山林的70%)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年补偿资金55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森林“四化”建设,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3.67%。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严禁一切有污染的企业落户婺源,下决心关闭“五小”企业200余家。
在“增绿添金”上做文章
彰显最美乡村本色
坚持颜值与气韵并举,持续擦亮“中国最美乡村”品牌。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主要景区景点、沿河沿溪村庄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彩化森林、景化通道、花化乡村、果化庭院、美化全域”行动,营造生态宜居、处处皆景的乡村风貌。广泛讲好“封河禁渔”“生子植树”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婺源故事”,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微家训”和村规民约,凝聚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与合力。
在“以绿生金”上求实效
做足金山银山成色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抢抓全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机遇,成功搭建GEP精算一张图平台,GEP总值1100.68亿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了全省首个县级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大力发展旅游和茶叶两大特色产业,深入实施“旅游+”“+旅游”工程,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全县直接从事旅游行业人员突破8万人,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间接受益者突破25万人,通过生态入股、资源分红、景区务工、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年底,婺源县建成了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全域20余万亩茶园整体通过海关备案,进一步拓宽婺源茶叶外销市场,全年茶叶综合产值54.9亿元,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婺源绿茶”品牌价值达32.02亿元。(单长华)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审签:毛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