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调查研究 聚力人才培养
宜春市两级检察院以理论研究助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07月30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一直以来,宜春市检察机关均高度重视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将其作为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市两级检察院干警积极参与申报最高检应用课题、理论课题及省检察院课题86项,其中获批最高检应用课题立项3项,省检察院课题立项13项,省检察院课题立项数由2021年2项上升到2023年7项,创历史新高。25篇调研文章分别在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中部崛起法治论坛”、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等活动中获奖;在《人民检察》《中国检察官》《青少年犯罪问题》《检察调研与指导》等期刊上发表调研文章100余篇。
凝聚共识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未来。”宜春市检察机关通过党组会专题研究、检察长组织交流会、青年干警召开主题沙龙等方式,围绕如何推动理论研究工作、浓厚理论研究氛围开展各种形式“大讨论”活动,凝聚共识。并提出常态化开展理论研究年会、组织专题培训、推动检校合作、强化领导领题调研等系列措施,为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思路方向。
不断挖掘工作“富矿”,发掘优秀青年人才,持续组织开展全市青年干警大调研活动,以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助推宜春检察工作质效再上台阶。全市青年干警提交论文数由2021年65篇上升到2023年193篇,增幅近2倍;典型案例工作亦屡创佳绩,2022年和2023年分别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5件和12件,均创历史新高。
及时激励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宜春市两级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领题申报课题并撰写课题论文36项,占申报课题总数的41.9%;其中检察长领题申报课题15项,2项获批最高检立项、5项获批省检察院立项。两级检察院领导率先垂范为宜春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化学反应”加入了最有效的“催化剂”。
如今,召开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已成为宜春市检察机关的惯例,2023年已实现两级检察院年会全覆盖。目前,宜春市检察院以及樟树、丰城等基层检察院均已连续召开20余届。将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纳入及时激励内容,对在重要刊物发表、重点活动获奖、上级课题立项等情况及时进行表扬激励,将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干警评优评先、检察人员业绩考评、检察官遴选入额以及业务专家评选的重要依据,全面调动广大干警参与检察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检校合作
“借力者明,借智者宏,借势者成。”宜春市检察机关在全省率先探索“检校合作”新模式,两级检察院先后与南昌大学、江西财大、江西师大、湖南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建立工作联系,相继开展建立教授工作室、安排高校学生实习、邀请高校专家参与各类年会和论坛以及调研等系列活动,仅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与高校合作开展各类活动12场次,组织检察干警与高校专家共同组建课题组22个,通过借助高校专业力量,全面提升干警检察理论研究水平。
同时,开展辅导培训,强化人才培养。一方面,为有效提高干警调研文章撰写能力,全市检察机关切实加强培训工作,每年定期邀请相关专家为干警理论研究课题开题进行专门辅导,安排专家赴两级检察院开展专题培训,或组织干警前往高校进行专门培训,仅2023年两级检察院开展各类专题培训辅导活动29场次。另一方面,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在全市组建调研骨干人才库,实现人才库成员优胜劣汰、动态更新。目前,宜春共有全国调研骨干人才1名、全省调研骨干人才3名、全市调研骨干人才14名,有力支撑了全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彭拓 刘勇 全媒体记者刘宇琦)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审签:戴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