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活动”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宜春市出台“有法帮你·宜事易解”实施方案 打造特色法律服务品牌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06月05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调解现场(图/受访单位提供)

为让群众能够找法“有门”、靠法“有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群众满意度,近日,宜春市司法局出台《宜春市“有法帮你·宜事易解”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力争打造具有宜春特色的法律服务品牌,全面推动“有法帮你”法律服务实践在宜春落地见效。

“七大活动”贴心暖心

在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基础上,宜春市将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能快速响应、精准解答的优点,制定“12348”接线工作流程,明确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鉴定公证、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咨询的处置流程、对接方式、联系人员、申请网址,打通各法律服务间的连接点,推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各法律服务衔接无障碍、无断点,确保群众能够快速获得专业性法律意见或正确引导,实现前端一个“入口”,后台“多线”支撑,精准便捷高效地满足群众诉求。

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根据《实施方案》,宜春市司法局以新形势下群众关心关切的农民工讨薪、妇女儿童维权、小额遗产继承、劳动工伤鉴定等法律需求为导向,推出调解先行、法援惠民、律动民心、复议为民、法在身边、鉴证真心、真情帮扶等“七大活动”,推动实现法律咨询问题帮解答,矛盾纠纷帮调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帮助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群体一品牌

围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改革,建立“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矛盾纠纷排查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人熟地熟优势,每月开展全时空全覆盖排查,每季度开展突出矛盾风险研判预警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一批“家门口调解工作室”“厂门口调解工作室”,探索创新“圆桌调解”“板凳调解”“流动调解”等调解形式,不断延伸调解触角。

持续将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常态化开展“有法帮你+”重点群体法援惠民专项维权行动,逐步形成“一群体一品牌”,确保全市常住人口受援率达到万分之十一以上。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告知承诺制”,推行“容缺办理”,对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妇女主张相关权益不受经济条件限制,可直接申请法律援助;对进城务工人员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免予经济困难状况核查;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请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推动“司法救助+法律援助”青少年维权联动机制建设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55”青少年服务台对接联动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持续开展“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组织律师送法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通过举办法律讲堂、组织座谈交流、以案释法析理等形式,帮助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法律问题特别是法律漏洞和风险点,提出防范处置建议和改进措施。

行政复议“最多跑一次”

依托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在园区、商会、企业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在多元矛盾化解中心和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设立行政复议受理窗口,拓宽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实行“容缺”受理机制,推行行政复议“最多跑一次”。优化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强化行政复议监督职能,着力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落实“一张普法责任清单”,组织推动各地各部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普法”活动。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基层司法所结合集镇赶圩等民俗习惯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法治宣传。建设“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法治“微景观”,推动普法宣传随处可见、随处可感。

开展司法鉴定“零距离”体验活动,规范司法鉴定样本检验程序,全力提升司法鉴定公信力。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将出具公证书期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10个工作日内。发挥“公证+不动产登记”和“公证+领事认证”一站式融合服务作用,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绿色通道”“上门办证”等服务。

联合民盟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共同组织“黄丝带”帮教志愿团队进监狱、进司法所、进社区、进基地,为服刑人员、安置帮教对象送去真情帮扶。

(文/叶萌 全媒体记者方维芳)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焦芳

审签:钟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