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照亮失散人员回家路

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庐山车站派出所民警汪挺助力失散家庭团圆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工作中的汪挺(图/受访单位提供)

  “谢谢你,汪警官,28年了,我终于了却了心愿!”近日,山西省运城市的居民支某娟给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庐山车站派出所民警汪挺打来报喜电话。经过DNA比对确认,她被拐28年的儿子马某某被成功找回。

  今年以来,热心公益事业、富有爱心的汪挺先后为10名走失人员找到家人,寻回被拐儿童5名,助力15个家庭实现团圆。

  人物简介

  汪挺,1992年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安庆人,现任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庐山车站派出所三级警长。

  从警9年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嘉奖5次,先后被评为2020年首届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新时代最美青年民警”、2022年度南昌铁路公安局“最美基层民警”、2024年第四届南昌铁路公安局南昌公安处“新时代最美青年民警”。

工作中的汪挺(图/受访单位提供)

  一个拥抱等了24年

  2024年春运期间,一封写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寻亲信”引起了汪挺关注。

  “儿啊,家里人为寻找你的下落,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一位七旬母亲撕心裂肺的呐喊深深扎进汪挺的内心,这也让汪挺萌生了助人寻亲的想法。

  那一天,汪挺拨通了求助人的电话,得知宜春市奉新县沿里村的李某焱25岁时,跟随姐夫南下广东务工后走散,一直杳无音信。

  李某焱的姐姐、姐夫、大哥、二哥和弟弟曾先后辗转全国多地寻找,但均以失望告终。每逢节日,给李某焱留一双碗筷成了李家人的习惯,他们相信,李某焱一定会回来。

  了解相关情况后,汪挺立即通过网络寻踪觅迹,从分析人物特征、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经过大数据分析研判,最终在十余名相似人员中发现广州一男子与李某焱高度相似。

  “2000年左右,我头部意外受伤导致失忆,这些年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否还有家人。”汪挺与该男子联系时,对方如是说。汪挺随即让男子提供一张近照,并转发给李家人。

  “汪警官,这就是我弟弟。他在哪里?我们去接他。”汪挺很快获得了李某焱二哥肯定的回话。然而,当汪挺再次与李某焱沟通见面认亲时,他却显得有些迟疑。

  “我思考得差不多了,还是和他们见一见吧。”再三思考后,李某焱决定与李家人见一面。得到这个消息后,汪挺立即为其购买了火车票。

  “汪警官,我记得弟弟左耳朵后面有颗痣。你看,就在这,一样的!”“儿啊,24年了,终于找到你了……”2月22日下午,李某焱来到南昌与家人相见。李某焱的母亲紧紧抱住他,反复呼喊他的名字,这个拥抱她等了24年。

汪挺组织寻亲双方通过视频相认

  助失散66年双胞胎团圆

  “能不能帮我找下我的哥哥,从出生起我就没见过他……”2月27日,家住高安市的唐某学找到汪挺,希望他帮忙寻找失散的双胞胎哥哥。

  1958年,唐某学的父亲因家庭困难,将双胞胎儿子中的老大(唐某佳)交给膝下无子的刘先生抚养。后来,刘先生因工作调动杳无音信。自此,唐家人再也没有听到唐某佳的消息。2000年,唐某学的双亲抱憾离世。

  根据唐某佳提供的零散信息,汪挺一遍遍筛选、核查,终于找到了与唐某佳高度相似的刘某平。“当时我想了很多,找回送养出去的当事人是否会破坏其所在的家庭?兄弟俩都已66岁,是否存在‘双向奔赴’的可能?”再三思考后,汪挺尝试着拨打刘某平的电话:“您好,我是南昌铁路公安局的民警汪挺,目前正在帮助江西高安的唐先生寻找失散的亲人。”

  刘某平接到这个电话后并未觉得诧异:“汪警官,我小时候确实怀疑过自己的身世,也曾经问过我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不愿意说,我也就没有继续问。请问,我确实是有另一个家庭吗?”听到刘某平这样的回答,汪挺心里有底了,立即与刘某平一一核对相关信息。在汪挺建议下,刘某平采集了血样,并寄往高安市公安局做DNA比对。

  “刘先生,恭喜您!经过DNA比对,确认您与唐家人有生物遗传学关系。”一周后,汪挺再次拨打刘某平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刘某平表示,他很想与亲人相认,但是目前在北京,准备择期回高安与亲人见面。

  4月4日,从北京赶到高安的刘某平在唐家几代人簇拥下,回到了阔别66年的亲生家庭,了却了一桩心愿。

  汪挺说:“民间常说: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有血缘关系的人综合相似度一般高于其他人。”根据这个思路,汪挺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助力团圆组织提供相关线索40余条,助力找回失散人员10名。

  “一直做下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汪挺接触了一个被拐儿童家庭。然而,对方提供的线索少,加上技术限制,寻亲如同大海捞针。为此,汪挺积极向有经验的民警学习,转变工作思路,发挥铁路公安机关优势,建立“失踪人员快速响应”“流浪乞讨人员全面核查”“失踪儿童比对查找”等机制,全力攻坚拐卖儿童积案。

  1993年8月,河南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万某)在河北石家庄火车站被拐,家属寻找多年未果。今年2月,得知有关情况后,汪挺尝试根据遗传学规律进行分析,发现河南郑州的朱某与万某家人相貌特征相似。后经属地公安机关协调进行DNA比对,确认朱某就是被拐儿童万某。 

  汪挺以此案为突破口,开辟“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拐卖儿童案(事)件线索,主动走访掌握被拐人员家庭情况,及时与失踪人员属地派出所联系。其间,被拐儿童马某某的家人向汪挺求助。在经过严密的分析、比对、排除、筛选后,汪挺获得了重要线索,最终助力马某某与亲生父母相认。据统计,短短一个月内,汪挺运用独特的查找方式向多地公安机关推送涉拐线索7条,其中5条得到确认。

  “助力团圆的事极有意义,我要竭尽所能帮助更多的失散人员回到亲人身边,我会一直做下去。”汪挺说。(文/詹双秋 许永强 闵祥 实习生李美川 全媒体记者黄建华)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审签: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