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之困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4年03月2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检查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出行因其便利、实惠等优势,成为公众出行方式的一大选择,然而,随之而来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2023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

电动自行车频频起火背后,与电池质量缺陷、停放和充电不规范等原因相关,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已成当务之急。

“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请勿将电池带回家充电”诸如此类的安全提示随处可见,但为何电动自行车管理“顽疾”难治?记者采访电动自行车车主、商家、行业管理部门等,探析电动自行车充电之困。

现状 

电动自行车充电频频引发火灾

2月23日凌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

当地消防救援部门称: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

一楼架空层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起火为何会波及整栋楼,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

据官方通报,电动自行车起火后,火沿着天井向上烧,加上小区住户堆积的杂物助长了火势的蔓延,并产生大量浓烟,最终导致重大伤亡。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我省也发生过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屡屡引发火灾?

2019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称“新国标”)实行以后,市面上出现大量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由于其具有轻便、续航能力强等优点,深受市场青睐,但发生火灾的高风险性也随之而来。

“电动自行车使用锂电池充电,一旦出现热失控就会发生火灾,而且锂电池出于防重击、防雨水考虑,设计了保护外罩,燃烧后易爆炸。”省电动自行车协会相关专业人士介绍,一方面锂电池含有易燃溶剂,在高温情况下,易产生可燃气体,进而诱发电动自行车自燃;另一方面,在大电流放电时容易在负极形成锂结晶,可能会刺穿隔膜导致蓄电池短路爆炸。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起因和居民不良充电习惯也脱不开干系,部分居民的安全充电意识有待增强,日常使用中存在不少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高危行为,同时小区管理跟不上也是导致乱象的主因。

探因

充电桩充电费用更高

电动自行车入户、飞线充电等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赴我省多个居民小区走访调查。

3月8日,记者来到上饶市万年县陈营镇的珍珠城小区,发现小区一楼架空层停放了多辆电动自行车,还有几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住宅单元楼的电梯出口处。

在靠近楼栋外立面墙体的位置,悬挂着多个插线板,正在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在距此直线距离20米的地方,便有一个集中充电车棚,里面只停了寥寥几辆电动自行车。

住在该小区的周女士向记者介绍,平时上下班总要带不少东西,将电动自行车停在单元楼入口处,进出都十分方便。

当问起为什么不将车停放在旁边车棚充电,周女士表示自己在小区住了3年,经常从楼上拉一根电线下来充电,省心、方便还省钱。

从价格上来看,小区电桩充电往往比从自家拉电线要贵一些。老旧小区充电棚的建设有成本,包括电桩、雨棚、消防设备等,这些要分摊到居民使用的电费中。而老旧小区一些住户对价格可能更敏感,以江西为例,居民用电是0.6元/度,电桩充电是2元/度~3元/度,有的人就不想在小区电桩充电,而是推回家充电。

“你不怕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起火吗?”当听到记者询问,周女士表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少人图方便、便宜,心存侥幸,忽视了安全问题。

充电桩太少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住在南昌市新建区乌沙河社区红谷十二庭1期的住户谭先生也说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充电口太少,要给电动自行车蓄满电实在太难!

谭先生在红谷十二庭1期住了6年,家里有2辆电动自行车,可楼下车棚只有10个充电接口,经常要排队。

“10个充电接口远远满足不了整栋居民的充电需求。”据谭先生介绍,有时候为了充电他可能需要等到后半夜,增加了不少麻烦。

据了解,红谷十二庭小区共有4227户居民,小区内只有34个充电桩、10个充电车棚,难以满足小区居民日常充电需求。

乌沙河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未规划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后来在部分绿化区域做了充电桩,依旧满足不了居民日常充电需求。”

乌沙河社区网格员在日常排查时还发现,小区里部分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码充电,只能通过“飞线”、入户等老办法,解决日常充电需求。

调查

回收电池流入电动自行车市场

江西省电动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我省电动自行车保有量1500万辆,且以每年100万辆的速度在增长。

记者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某二手电动自行车车行调查中发现,48V20A的旧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可换取450元。一个上午该车行来了2位客户,其中一位王女士说:“我最近打算搬家到单位附近居住,不需要骑电动自行车了,索性把电池拆下来卖了换钱。”

“我们回收锂电池,攒到了一定的量,一方面可以卖给电池生产企业和拆解破碎厂,另一方面可以挑出一些比较新的电池放进电动自行车里,将车子外观刷新,再投入市场,谁分得清这是新车还是旧车呢!”在卸下防备心理后,该车行老板不经意间说出“秘密”。

据省电动自行车协会相关专业人士介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是3年至5年,锂电池回收再重新进入市场,电池发生爆燃的概率大大增加,然而现在二手电动自行车流通并没有统一监管标准。

老旧小区未规划充电场所

来到红谷滩区怡园路商城世纪村,这里目前有252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负责运营的是江西蓄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月9日,记者见到了该公司总经理苏敏。他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社区和小区物业开始重视安装充电桩一事。

“我们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苏敏说,“我们公司是江西省较早进入充电桩领域的企业之一,2016年以来在全省安装了约5万个充电接口。”

谈及充电桩行业,苏敏介绍,一开始在做这项生意时,省内同行不多,入驻小区时一般物业会安装好充电棚,我们只需要负责安装充电桩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眼光投向充电桩行业,几十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竞争激烈。“不过无论是哪家公司中标,物业公司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记者在南昌市西湖区走访某物业公司时,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自2022年起,该公司入驻的几家新小区都会提前规划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位置,“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是民众所需,现在开发商只要建设新小区,都会考虑腾出空地规划电动自行车停车和充电。”

然而老旧小区未规划充电场所,要想找个地方充电则难上加难,对此,南昌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戴庆锋认为,在小区没有场地安装更多充电桩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公共场所提供便利服务,在规划区域装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满足群众基本充电需求。

对策

新小区须配备集中停放充电场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各地也“对症下药”,出台了政策和办法。

“宜春这两年新建成的小区严格按照0.6~0.8个/户的标准配建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且停放面积不小于2.2m×0.8m。”宜春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余沣介绍。

2020年,宜春市袁州区金悦湾竣工。整个小区3000家住户,小区先前设计的时候就严格按照1:0.6的比例,设计了2000个电动自行车停车位。

小区物业经理韩玉芳介绍,从小区原先设计的时候就将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划分在地下停车场,并在防火分区内建设了1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可以同时容纳16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

当记者问起电动自行车充电位是否充足,韩玉芳称,目前小区共有四五百辆电动自行车,充电位仍不够,正在和充电桩企业进行沟通,增设集中充电车棚。

2022年,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深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纳入规划设计审查内容,督促新建住宅小区按照0.6~0.8个/户的标准配建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每辆电动自行车停放面积不应小于2.2m×0.8m。要求住建部门督促指导设计和建设单位,按照江西省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同步设计、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

针对既有建筑,《通知》也要求各部门要利用公共用地、原有车棚(位),加快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满足居民和用户就近、便利的停放充电需求,鼓励建筑产权单位、物业管理单位自主投资建设,降低用户充电成本;督促乡镇、街道对无管理责任主体的住宅小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

多管齐下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要想彻底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仅仅依靠消防救援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戴庆锋表示,治理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需要市场监管、公安、交通、房管等部门共同参与,拧紧责任链条,制定行业监管标准。同时,居民安全意识亟须提高,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让“禁止电动自行车楼道充电”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此外,对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法查处,以案为例,敲响警钟。

2024年3月,赣州市南康区一民宅内6辆电动自行车因电气故障起火被烧,房东李某华也因过失引起火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被处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江西省消防条例》等相关规定,禁止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违反规定则视情况处以个人警告或者罚款,因违规停放、充电造成火灾,构成犯罪的,将按失火罪或消防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对责任人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合理规划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制定行业统一监管标准、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希望电动自行车充电之困在未来不再是问题。”戴庆锋说,“我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文/图 李志桉 李柴薇 全媒体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

审签:毛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