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蓝天碧水净土生态大文章 护山安水安乐安美丽大环境
——新法治报专访乐安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娄志坚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2月2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核心提示:
乐安县地处江西中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总面积240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43%,是著名的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江西十大特色美景县。
近日,乐安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娄志坚在接受新法治报专访时表示,为了守护好这一方青山绿水,近年来,乐安公安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立足公安主责主业,抓队伍、重打击、强防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切实推动乐安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出了公安力量。
做强专业警种 做实打防管控
新法治报:近年来,乐安县一直致力于绿色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请问乐安公安在其中作出了哪些部署和举措?
娄志坚:近年来,乐安县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严格对照“四个最严”工作要求,狠抓队伍职业化、打击专业化、防范体系化“三化”建设,做强专业警种,做实打防管控,全力为乐安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狠抓队伍职业化,不断提升队伍战力。坚持党建引领,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按照“三化”标准创建了“生态乐安·警闪万家”党建品牌,不断提升民警政治素养。借助乐安丰富的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党建”工作品牌,大力开展英模教育,不断选树优秀典型,用革命精神浸润警心。坚持实战练兵,以办理各类专案为契机,抽调基层派出所民警跟班办案,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狠抓打击专业化,全力提升打击效能。坚持以打开路,对违法犯罪开展全链条、全要素、全环节打击,强力震慑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行为。2022年至今,乐安县累计查处破坏生态资源领域刑事案件64起。特别是2022年10 月,经过近一年的经营,成功破获部督“10·6”非法持枪狩猎案,打掉一个跨区域非法持枪狩猎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2名,缴获枪支3支、子弹334发,受到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和贺电表扬,该案在2023年全省食药环侦案件现场评选会上获优秀案例奖,参评2023年全省十大优质案件。同时我们按照“边打击、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在实战中总结提炼出打击非法狩猎“六盯”法,为后续同类打击提供了样板,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市推广,在实战中取得大量战果。
三是狠抓防范体系化,全面筑牢防范屏障。不断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与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烟草专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共同守护生态环境安全。同时,我们还打破了警种界限,食药环、网安、派出所等警种部门合成作战,打造情报互通、工作协同、执法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打击合力。结合“夏季行动”宣传、县管干部“包村”走访等活动,联合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发放宣传单、摆设宣传展板、进村入户口头宣讲等方式,以案释法,广泛宣传,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举报违法犯罪,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从根源上预防案件发生。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2023年乐安森林火灾、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65%,全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格局
新法治报:为了更好地推进乐安生态文明建设,乐安公安对接下来的工作有哪些谋划和打算?
娄志坚:一是抓好队建强基础。乐安公安将坚持政治建警不动摇,以常态化学习教育不断铸牢忠诚警魂。深化“四型”钢铁党组织创建,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党员民警积极履职尽责,不断提升保护生态凝聚力;做强基层派出所“主防”,为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提供强力支撑;加紧推动建设新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进一步筑牢我县森林防火墙,有效保护我县森林资源安全。

二是协同打击提效能。加强协同作战,通过与行政部门常态开展联合执法和部门警种协作,不断提升打击质效;深化运用“雪亮工程”平台和公安技术手段,研判深挖破坏生态资源案件线索,全力铲除犯罪利益链条,构建和谐平安林区;加强与检法对接,简单案件做到快诉快判,复杂案件商情提前介入,准确认定案件性质,完善证据链条;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做到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共同做实乐安“蓝天、碧水、净土”主题文章,努力为建设美丽乐安贡献更多力量。

三是专群结合谋发展。坚持把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真正把民力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格局。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防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形式普法宣传,不断提升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广布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方式,发展特情耳目,建立完善奖励机制,激励社会公众参与,共同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乐安,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特写:
护航生态修复 助力绿色发展
乐安县公安局以打开路 实现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同比下降65%
核心提示:
乐安作为我省绿色生态发展的宝藏县,不仅有着“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中华民族文化生态名县”的荣誉称号,2021年还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牛田古樟林、蝶栖谷、九瀑峡、金竹瀑布群,动人美景如诗如画,来到乐安就仿佛开启了一段绿色生态之旅。
为守护着一方绿水青山,乐安县公安机关立足主业,以打开路、以治为基,紧盯破坏生态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从而推动生态修复,让绿水青山在和谐发展中,转化成“金山银山”。
创新“六查”法 打击违法行为
9月30 日,乐安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举报称,乐安县牛田镇西务村高速跨河桥附近有人在盗采河砂。随即,该局立即组织警力前往查处,并在牛田镇峡圳村蔬菜基地路段成功将一辆装满河砂的车辆拦截。经查,该车雇主丁某荣在未办理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在禁采区域组织盗采行为,当天除该车外还有10辆非法盗采砂石车辆及驾驶员,合计盗采砂石466.93立方米。

为深入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该局组织民警以“六查”法(即:查团伙成员、查装运车辆、查行车轨迹、查销购网络、查关联案件、查幕后保护伞)为抓手,不断深挖案情,摸排调查相关联的违法行为,最终查明丁某荣于今年8月30日至9月30日间,雇佣农用车从盗采点运出河砂合计760余立方米。目前,犯罪嫌疑人丁某荣已被公安机关逮捕。
“生态保护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民警们不仅要全力以赴,而且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乐安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局长张晓勇表示,乐安作为绿色生态大县,公安机关针对生态保护工作持续发力,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已明显减少,但偶尔还有外来人员流窜作案。
协同共治 做好生态保护大文章
2020年初,乐安县公安局发现一个外地团伙经常驱车前来乐安县进行非法狩猎,虽然该局民警成功锁定了嫌疑车辆,但因行动时间差导致未能成功抓捕。

2022年10月5日,该团伙再次进入乐安公安视线,该局迅速组织精干警力,对嫌疑人和车辆进行追踪,并在确定其犯罪事实后,于10月6日清晨通过提前设卡和后方围堵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将该团伙成员12人全部抓获,缴获枪支3把、弹药334发,扣押作案车辆3部,查获各类野生动物40余只。
此案的成功侦破受到省公安厅时任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和抚州市公安局贺电表扬,并在省、市实战大比武中获得多个奖项,主办民警更是入选了全省食药环系统专家库。“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公安主业,同时,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我们也联合农业、水利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和普法宣传,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张晓勇称,今年以来,该县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同比下降65%,整体形势正在持续向好。

“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狩猎,守护耕地红线、保护古树名木、防止山火隐患……生态保护是篇新时代大文章,靠公安机关一家,是孤掌难鸣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其中,才能做好这篇文章,造福子孙后代。”乐安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娄志坚说。
不久前,野生鸳鸯出现在乐安县流坑古村,成为近期一道新的生态风景,并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乐安公安通过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为该县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态环境,以生态修复促文旅行业发展,为乐安县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出公安力量。

(来源:新法治报文/徐伟 全媒体记者成锦霖 图/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