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安澜 描绘栖居画卷

——新法治报记者专访南昌市新建区副区长、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局长吴建军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2月2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核心提示:

  浩浩鄱阳湖,滔滔赣江水。南昌市新建区地域辽阔,境内东、南、北三面临水,共有涉水乡镇9个,含鄱阳湖、赣江、锦江等重要水域约800平方公里,江河岸线长110余公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39.7%;辖区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含岭背林场、红林林场、象山森林公园等林区,占地面积3.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03%,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品种繁多,属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植物有100余种。

  南昌市新建区副区长、市公安局新建分局(以下简称“新建公安分局”)局长吴建军在接受新法治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新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公安机关生态环境治理、民生领域保护的主责主业,不断强化江地协作、区域协同、部门联动,一体推进“打防管控宣”,积极构建集“预防、惩处、修复”为一体的全链条生态治理体系,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提升发展“成色”,为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护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公安贡献。

  “三合”聚力 构建生态警务新模式

  新法治报:新建区作为千年古邑,享有“鱼米之乡”美誉,请问在坚持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新建公安是如何高效开展生态警务工作的?

  吴建军:近年来,新建公安分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建实际,做优做活生态警务,全力打造绿水青山“金名片”。

  我局聚力职能整合、警力融合、部门联合,实行基层生态警长和渔政、林业站、护林员结对作业,实施“森林网格+河湖网格+警务网格”融合运作,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形成全域、全民、全面治理的生态警务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新建区森林、水域资源“点多面广线长”的防护难困境。

  打击工作由“扫面拔点”向“破网断链”转变

  新法治报:新建区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新建公安分局在打击整治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吴建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建公安分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工作,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让平安新建成色更足,让绿水青山底色更靓。

  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昆仑”“长江禁渔”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常态打击整治、合成集群作战等机制,精准打击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针对本地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特点,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紧盯关键环节,加强动态研判、重点侦控、及时串并,推动打击工作由“扫面拔点”向“破网断链”转变,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建更加平安宜居。

  进一步深化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推送、案件移送、联动执法等机制,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行刑衔接工作体系,全面挤压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我局共破获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58起,打掉犯罪团伙23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31人,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其中,“田某勇污染环境案”“戴某兵污染环境案”分别被列为省督、部督案件,其中“戴某兵污染环境案”因案情复杂、社会影响大被公安部、最高检、生态环境部评为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1+N”模式组建普法宣传小分队

  新法治报:新建区水域面积广、岸线长,水域情况复杂,对公安机关生态环境治理有着不小的挑战,新建公安在宣传方面下了哪些功夫?

  吴建军:环境保护宣传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着先驱和前驱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局常态化组织民警、辅警和义警“三支队伍”开展涉生态领域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学习,采取“1名社区民警+老党员、巡河员、护林员、义警、”的“1+N”模式组建普法宣传小分队,紧盯主干道、山水边、家门口、手机端四个“阵地”开展“沉浸式”“环绕式”宣传。结合候鸟迁徙期、鱼类繁殖期、冬季防火期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农业农村、林业、水务等部门开展联合宣传,通过以案释法、以事讲法的方式,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违法后果,实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守护一方”的工作目标,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今年以来,我局共开展普法宣传1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安装张贴宣传横幅、警示牌86条(块),警民协作共救助各类野生动物30余只。

  初心如磐,碧水为证。新建公安分局强化政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全力守护绿水青山,把“生态警务”作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让山更绿、林更美、水更清的美丽画卷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

  特写:

  守护碧水清波 共护生态美卷

  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核心提示:

  候鸟有信,应时而归。11月,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批“远方来客”。东方白鹳、红嘴鸥、灰雁……如往年一样,大量候鸟不远万里迁徙到这里过冬,它们或飞翔、或觅食、或栖息,成为冬日里一道富有野性与诗意的风景线。

  近年来,围绕鄱阳湖候鸟与湿地保护,新建公安分局(以下简称“新建公安分局”)以生态警务建设为抓手,紧紧依托科学布控、协同共治、高压严打违法犯罪和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等措施,不断提升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描绘美丽江西画卷。

  守护候鸟 一个归来的约定

  “大家快过来,这里有一个‘钩子’,我们赶紧清理掉,别影响候鸟栖息。”12月22日,新建公安分局南矶派出所民警在鄱阳湖周边候鸟栖息活动区域巡查。随着所长刘万里的一声呐喊,几名民警快速赶了过来。

  果然,在一丛杂草处,一堆破烂不堪的网状物在泥土掩盖下若隐若现。大家纷纷弯下腰,一起抓住破网用力拉扯,很快拉出一段20余米长的废弃渔网。

  刘万里分析:“之前因为水位较深加上水草茂密,废弃的渔网一直没被发现。如果让其继续留在原地,一旦有候鸟在附近觅食,很有可能被网缠住无法脱身。”

  “每年秋末冬初,远在西伯利亚的大雁、天鹅等候鸟就开始陆续南迁。这些年,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候鸟越来越多。”刘万里一边巡逻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为强化对候鸟的保护,南矶派出所每日都会规划湿地巡逻路线,采取集中巡查、重点监控及无人机区域巡查等多种方式结合,保护候鸟工作做得越来越细致。

  近年来,新建公安分局主动作为,将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和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捕鱼捞鱼、猎杀候鸟行为。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通过群防群治发挥群众力量,形成共同守护候鸟合力,为候鸟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栖息环境。

  “禁”“退”有道 守护一江碧水

  8月3日,新建公安分局联合新建区农业农村局、新建区人民法院和新建区人民检察院在鄱阳湖朱港农场赣江段渔政执法码头举行收缴渔具集中销毁活动。此次集中销毁的涉案物品均是2023年以来被收缴的违法犯罪渔具,其中包括各类网具、电拖网、地笼、打窝船、皮划艇、钓具等共计1000余件。

  在生态水域治理方面,新建公安分局构筑了“空中无人机巡航、江面快艇巡查、岸边机动车巡逻、全线视频巡控”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并建立健全环保执法与司法审判衔接机制,联合各环资执法单位纵深推进“联席会议+联合会商+联动作战”打击整治模式,形成全面禁捕的强大合力,有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1年以来,新建公安分局侦破非法采矿、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各类生态环境领域案件58起,打掉犯罪团伙23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31人,严厉打击了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了全区生态安全。

  渔业曾是南矶乡的传统产业,2020年起,鄱阳湖实行全面禁捕。南矶派出所民警的主要工作也从以前的保障渔民捕鱼安全,维护码头市场秩序,转变为帮助退捕渔民“洗脚上岸”。

  “前期会遇到群众埋怨、不理解的情况,但现在大家都很支持。”民警们不仅坚持向退捕渔民深入讲解退捕政策,还协调生活困难的退捕渔民领取相关补助,帮助有意向开办农家乐的退捕渔民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让他们走向了另一条致富路。

  协同共管 厚植“多元修复”生态理念

  11月14日,新建公安分局水警大队联合新建区渔政大队在赣江昌邑段开展增殖放流活动,通过以罚促教的方式,运用生态补偿资金,对重点水域展开增殖放流,维护赣江水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促进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绝非一个部门就能完成,新建公安分局致力于‘一体化’协同,全面深化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新建区副区长,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局长吴建军告诉记者。

  为切实维护好水域生态资源,新建公安分局化被动为主动,根据秋冬季枯水期鄱阳湖部分水域水位持续下降的特点,探索创新围堰关水的方式,联合乡镇提前对湖区重点水域进行截流,开展围堰修堤的形式,保持重点水域水位,防止水涸鱼逝情况的发生,全力留住来湖区过冬的候鸟。

  同时,针对冬季部分湖区边缘水域容易干涸的特点,新建公安分局联合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全面摸排辖区临近干涸的水域的鱼情,秉承大力维护鄱阳湖流域渔业资源的原则,创新公益性捕捞的形式,通过人工转运的方式,将临涸水域的鱼类放归湖区,进一步维护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

  (来源:新法治报 文/姚轲 闵祥 全媒体记者黄建华 图/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