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法治教育“齐步走”
本报首场红色法治研学活动走进江西科技学院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2月0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诵读宪法摘选(图/受访单位提供)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身后的这些是什么字吗?”近日,在江西科技学院的宪法教育馆内,讲解员话音刚落,南昌市南钢学校的100名孩子异口同声地喊出了答案:“都是‘法’字!”
为创新青少年普法教育,打造中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第二课堂”,12月1日,江西科技学院携手南昌市青山湖区教体局、新法治报社打造“大手牵小手 研学一起游”红色法治研学活动,实现高校与县区基础教育“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提质。
让宪法“声”入人心
12月1日至7日,江西2023年全省“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拉开帷幕。1日9时许,两辆大巴载着南昌市南钢学校的100名初一学生,在江西科技学院宪法教育馆门口缓缓停下。50名江西科技学院学生志愿者与100名孩子“结对”,大手牵小手,充满新意的红色法治研学之旅就此展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了帮助学生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江西科技学院组织全场150名学生齐声诵读《宪法伴成长》及宪法摘选,让学生们在庄严仪式中坚定法治信仰。之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卢应平从走近宪法、关注宪法、践行宪法三个篇章入手,现场为学生上了一堂“法治+思政”课。“感觉和平时听到的角度不太一样,更生动更系统。而且中间穿插了很多法治故事,听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学生罗昕怡说。
答题竞赛比拼宪法知识
在法治课堂上初步“认识”宪法后,江西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又带着孩子们分成两组,先后走进宪法教育馆与雷锋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从不同角度学习宪法与雷锋精神,了解宪法与江西的“渊源”,汲取更多宪法知识。
诵读宪法摘选、聚精会神聆听宪法知识……看着学生们全身心沉浸在此次红色法治研学之旅中,南昌市南钢学校综治主任涂相材认为很有意义,“这种零距离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对法律有更直观、更生动的认识,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
“宪法经历过几次修改?”“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研学期间,每讲解完一篇章内容,讲解员都会现场随机出题考学生。“我来!我来!”学生的踊跃参与让讲解员感觉有些“招架不住”。
在宪法教育馆内的答题互动区,学生主动分成三列展开知识大比拼,在规定时间内答题闯关。场上,答题者逐字逐句审题,在思考片刻后按下答题器;场外,旁观的学生也同样紧张,主动为场上同学做起了“参谋”,互动不断、精彩连连。
此次本报“法治行走营”携手江西科技学院推出的首场红色法治研学活动备受好评,通过讲好江西的红色法治故事,营造浓郁的红色法治文化校园环境,也拓展了青少年法治生动实践的新形式。
“这也是落实实施江西高校与县域基础教育‘大手牵小手’协同提质行动,构建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格局的一种创新社会实践。”据江西科技学院副校长闵桂林介绍,学校今年8月建成开放宪法教育馆后,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向师生及社会公众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全媒体记者李书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