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宪法成为我们的信仰

本报联合南昌市司法局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主题普法活动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2月04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公益律师进社区”宪法直播现场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如何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12月1日19时30分,作为“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之一,“公益律师进社区”宪法直播活动正式开始。针对群众的一系列问题,公益律师进行了专业的解答。

  此次“公益律师进社区”宪法直播活动由新法治报社、省律师协会携手南昌市普法办、南昌市司法局主办,也是第778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家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宪法的主要内容,近1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上万名网友观看。

  足不出户享“法治大餐”

  今年12月4日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6个“宪法宣传周”,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南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宪法宣传周”期间,南昌市将举行包括联合新法治报社开展宪法直播活动等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12月1日下午,2023年南昌市宪法宣传周开幕暨宪法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动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举行,设1个主舞台和学法达人闯关区、有法帮你服务区、法治书法展示区、有奖竞猜灯谜区、非物质文化展示区等5个活动分区。活动采取多元融合、互动式、沉浸式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将普法宣传与市民游客参观游园相结合,使人民群众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也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保护。”直播中,张家卿围绕“12·4”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宪法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宪法对公民生活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网友了解到宪法的重要作用,让网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法治大餐”。

  “通过律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生活的一点一滴,莫不和宪法密切相关。”收看完直播授课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要“一起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宪法守护我们的一生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根据宪法,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平等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监督权与请求权、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等。

  “当我们一出生,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权的‘人’,享有了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 张家卿介绍,任何公民均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当我们到了入学的年龄,宪法保护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张家卿解释,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上学时,升国旗、奏唱国歌成为每周的必备“课程”。宪法还规定了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当我们年满18周岁,宪法赋予并保护我们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张家卿介绍,根据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上大学时,你的同学应征入伍后,学校会为他保留学籍。这是因为,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张家卿称。

  “当我们参加工作或参军,宪法保障我们劳动与休息的权利,让我们能够享有更好的劳动条件、福利待遇。”张家卿介绍,根据宪法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结婚生子后,我们一路都有宪法保护。根据宪法,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张家卿介绍,宪法还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也到了退休年龄。当我们从工作岗位退休,宪法保证我们的生活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让我们老有所依。”张家卿解释,根据宪法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宪法还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它决定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享受权利就要履行义务。”张家卿解释。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禁止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因此,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张家卿介绍,公民还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主要是指公民必须树立祖国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同一切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斗争;保护国家的声誉和荣誉不受损害;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文面的利益。

  “公民还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具体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张家卿介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公民都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按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张家卿介绍,我国公民还有其他义务,主要指的是受教育的义务和劳动的义务等,也就是说,适龄的未成年人必须接受学校教育;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文/图 全媒体记者方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