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法事业“站岗”到底
宁天云担任南昌市东湖区12个社区义务法律顾问26年 不遗余力为群众服务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1月30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11月22日清晨,南昌市东湖区上营坊街,已90岁高龄的宁天云同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穿梭在弯弯绕绕的巷子中。虽已是鲐背之年,但宁天云一米八的个子依然挺拔,精神矍铄。
“宁老,早啊,吃过了吗?”“你也早,吃过了。”看着这位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老人,不少街坊热情地打招呼。
宁天云前半生曾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转业后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他恪守为人民服务准则,用26年时间,不遗余力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宁天云热心公益在东湖区墩子塘街道远近皆知。
近年来,他因无私奉献,为民仗义执言,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南昌市“三风”榜样人物。近日,他又获评“南昌好人”。

翻阅资料
为民服务
来到墩子塘街道上营坊社区旁的“宁天云公益律师工作室”,推开办公桌旁的一扇窗,迎着朝阳,戴上一副茶色老花眼镜的宁天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平均每天要接待咨询群众2人次。26年,每年365天不曾间断。”说起这些年的坚持,宁天云坚毅的眼神中透露着自豪。
1951年,年仅18岁的宁天云成了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1997年,宁天云开始担任东湖区墩子塘街道上营坊等12个社区的义务法律顾问,这一干就是26年。
而之所以能完成从一名军人到一名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的完美转变,还要从他转业后的工作经历说起。1957年,转业后的宁天云并未回到东北家乡,而是来到了江西,在江西省地质局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上世纪80年代,宁天云先后公费前往北京、香港等地学习法律,多年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并在之后担任专职法律顾问与律师。
“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工作和公费学习都是人民赋予的,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不能就此停歇,应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坚守的准则。”1997年,本该退休颐养天年的宁天云没有接受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而是毅然前往街道社区,为居民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和人民调解服务。
仗义执言
26年来,大到刑事案件、民事诉讼,小到邻里纠纷,只要是法律方面的求助,宁天云来者不拒。“刚开始我是单打独斗,一个人为大家提供法律服务。2018年左右,组建了一支公益法律援助团队。”宁天云介绍,这支名叫“宁老帮帮团”的队伍是由退休律师、辖区老党员、老教师、派出所民警等不同身份的志愿者组成,发展至今已有26名成员。
2016年5月,宁天云的公益律师工作室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她说遇到了大麻烦,希望我能帮她。”宁天云回忆,当时对方精神憔悴,一直在哭。经过了解,这位女士因一段不幸的婚姻背上了一笔难以承担的债务。
2010年经人介绍,24岁的王丽(化名)与赵勇(化名)相识,因感情相投,次年便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本以为生活会幸福美好,未来可期,但婚后双方性格上的差异日渐凸显,夫妻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家庭暴力不断。结婚5年,丈夫赵勇不仅将王丽的车子以及一栋共同房产低价出售,所获钱款不知去向,甚至还胁迫王丽向亲朋借款80余万元。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让王丽对生活感到绝望。
宁天云在深入了解王丽的遭遇后,得知王丽已有离婚的想法,便向其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解答了财产如何分割、债务如何承担、孩子由谁养育等诸多问题。经过宁天云的鼓励和指导,王丽向法院起诉离婚。经过法院判决,最终结果如王丽所愿。孩子由王丽抚养、债务由赵勇承担、共同财产平分。
“当今社会,人们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相关的法律知识相对欠缺。”宁天云一直在为老人、妇女、未成年人依法维权,而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公益普法
为了服务更多的人,宁天云将公益法律咨询的牌子挂上网络,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咨询。此外,宁天云帮群众代写各类诉状、遗嘱、赠与书、见证书等法律文书,不定期组织居民上法治课。在26年的公益普法工作中,宁天云对墩子塘街道现有12个社区近10万居民普法。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来自河北邢台的电话,通过向我咨询,当事人不仅拿到了借款证明,最终还收回了欠款。”宁天云指着墙上的一面锦旗,说起了它背后的故事。
2022年,来自河北邢台的洪女士通过网络看到了宁天云公布的公益法律咨询电话,双方通话后,宁天云明白了洪女士的困扰。2018年,洪女士将27万元存款借给了朋友,出于信任没有留下借条,原本口头答应的还款时间已到,但是对方却迟迟没有音信。了解情况后的宁天云建议,洪女士必须先取得相应的借款证明,让对方写下承诺书,何时借何时还,本金多少利息多少。几天后,宁天云再次接到洪女士电话。“她在电话里很着急,说对方就在跟前,不肯写承诺书以及欠条,询问我怎么办。”宁天云再次为洪女士支招,让她立即报警,取得民警的询问笔录,只要对方承认欠款一事,也可作为证据。照做的洪女士最终取得了对方承认欠款的证明,双方借贷关系成立。2023年8月,电话中传来洪女士的喜讯,其表示欠款已收回,并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表达感谢。
“站岗”到底
宁天云的公益事迹不胜枚举,公益善心也深深地扎根在他的法律服务当中。多年来,“宁老帮帮团”在帮助社区群众渡过难关、维护基层法治建设、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走进“宁天云公益律师工作室”,几十面锦旗相互映衬,背后的故事都是对宁天云无声的肯定。而在工作室墙面上,一块写着“不接一支烟,不喝一口酒,不吃一餐饭,不收一分钱,不受一件礼”的牌子与锦旗相得益彰,这是宁天云为自己定下的“五不”准则,成为其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宁老在我们这些居民中口碑很好,他真正做到退休不褪色,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十分难得。”居民武传伟说,对于宁天云所做的事和获得的成就感到肃然起敬。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宁天云说,余生有限争分秒,如今,他唯一的想法便是为普法事业“站岗”到底。(文/图 江国稳 实习生高悦悦 郑雨薇 全媒体首席记者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