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京
家门口化纠纷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1月21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刘家京(中)在调解纠纷
●人物简介
6号
刘家京,1955年11月生,2018年3月起创立“刘家京调解工作室”,曾荣获吉安市优秀人民调解员、江西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平安江西建设先进个人、江西省移风易俗“好家庭”、全国人民模范调解员等称号。
核心提示
今年是刘家京从事调解工作第10年,也是“刘家京调解工作室”成立的第5个年头。从小区业委会主任到吉安市吉州区北门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他用脚丈量民情、用心感受民忧,用肩担当起物业矛盾纠纷调解的重担。十年来,他平均3天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共参与调解了1200余起物业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为100%,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近2000件。
调解路上的排头兵
作为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住宅小区物业矛盾纠纷,一度被认为是最小单元治理的最大难题。在吉安市吉州区北门街道螺湖社区,每每遇到棘手的物业纠纷矛盾,刘家京总是第一个迎难而上。
2022年,螺湖社区环湖湾小区因房屋质量问题,造成墙体瓷砖脱落,墙面渗水,门框玻璃爆裂,直接影响了业主的居住安全。
螺湖社区主任刘辉找到刘家京,希望他能及时介入,化解好这起矛盾纠纷。
刘家京在经过实地调查后,在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他们受损情况及内心诉求后,再用“背靠背”调解法分别做当事人的工作。
最终通过三轮调解,达成了对出现问题的3栋房屋实行全面整修的一致意见,同时由3家建筑企业出资,业委会招标第三方来维修,业主代表全程监督质量,建筑企业花了200多万元维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原以为要上法庭打官司哩,这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业主们纷纷表示,家京主任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让他们很满意。
“面对面”“背靠背”是刘家京在调解矛盾纠纷时采用的方法,工作中,他善于从细节入手,捕捉矛盾的关键点,以情、理、法的结合为指引,无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复杂棘手的难题,他都能从容面对,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治工作的宣传员
在“刘家京调解工作室”内,墙上的“讲法评理”四个大字尤为醒目。调解桌上也放着一本民法典,刘家京在调解时常常拿起来展示相关法律条文,让双方当事人感受到公平公正。
“我们还会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矛盾调解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让更多的人选择通过调解来解决问题。”在日常活动中,刘家京一方面在调解工作中注重从法律层面追根溯源,积极发现当事人矛盾纠纷衍生存在的法律盲区,向居民普及“避雷”的法律常识,提高居民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充分发挥自身深厚群众基础的优势,依托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培养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活动,促进法治理念融入居民生活。
“只有在调解中渗透法治理念,向群众传递法治思想,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刘家京对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说。
“刘家京调解工作室”的定位是打造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于一体的为民服务阵地。工作室成立以来,坚持以法理教育人,用情感教化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总结成了“香榭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
刘家京说,人民调解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法律水平,更要有热心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不推诿、有作为,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尽可能地寻求当事人利益的共同点,以达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的目的。
“刘家京调解工作室”将“家门口”作为社区治理和化解基层矛盾的重要抓手,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创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局面。“退而不休,情系调解。”刘家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文/图 谢春红 全媒体记者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