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法制网 >> 专题 >> 江西省农业农村法治建设 >> 执法

我省两个案例入选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1月1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086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向社会推介17个县级、18个乡镇级、14个村级典型案例,其中我省有两个案例被推介,分别是“倡树婚姻新礼俗 引领乡村新风尚(全南县)”“家风家训传递文明新风(玉山县仙岩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决策部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经过评审和公示,向社会推介河北省河间市等17个县级、山西省交城县东坡底乡等18个乡镇级、北京市昌平区花果山村等14个村级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这些典型案例聚焦治理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采取党建引领、进村入户摸排情况、健全红白理事会、党员干部带头、选树先进典型、文明积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措施,反映了各地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成果,有较强示范推广价值。

  一、全南县

  推进婚俗改革,破除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关键要在群众看重的“面子”上下功夫,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移风易俗成果才能持久。全南县创新婚姻礼遇模式,给予“低彩礼、零彩礼”家庭喜事帮办、特邀证婚、正向激励等礼遇优待,推动群众婚恋嫁娶观念明显转变。结婚流程由原来的13项缩减为5项,嫁娶费用平均下降2.8万元,全县“低彩礼”“零彩礼”占比73%,境内瑶族村低(零)彩礼比例高达90%。

  建立“喜事管家”服务机制,深化宣传发动、服务推动。全县97个村(居)均成立“喜事管家”,是帮助办理群众婚嫁事务的群众组织,由村支部书记、妇联主席和群众推举的德高望重、热心服务、有一定礼仪特长的人士组成,一般有5-9人,设管家1名,副管家以及成员若干,有50%以上的女性成员。制定村规民约。在集思广益、协商自愿、集体决定的基础上,“喜事管家”牵头对本村嫁娶礼金、桌数、办事天数、待客范围、程序流程等制定具体标准,实行清单化“限高”,纳入村规民约,奠定“我制订、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群众基础。组织青年联谊。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建“喜事管家”红娘馆,通过“线上+线下”全面摸排本村(社区)适龄单身青年,建立“月老簿”,组建“青年联盟”线上交流群,定期组织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召集辖区“红娘”志愿者到馆内牵线搭桥。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组织联谊活动共52场次,3000余人次参加。开展喜事帮办。“喜事管家”按村规民约提前介入婚嫁事宜,全程指导,提供流程安排、证婚邀请、场地提供、组织志愿者等帮办服务。做好“软性”监督,对发现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情况进行劝导,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的婚嫁新风尚。

  建立“特邀嘉宾”证婚机制,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把客家文化、瑶族文化、军垦文化等本土文化内涵融入全县38个婚俗示范点建设,作为结婚颁证、集体婚礼、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推广简约、文明、健康的婚俗礼仪,让群众沉浸式体验文明婚俗。特邀颁证常态化。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建立特邀颁证员名录库,在“520”“七夕”等特殊日期为新人代表举行颁证仪式,引导新人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宣读结婚誓词,送上结婚宣誓纪念卡,强化婚姻登记仪式感和神圣感。特邀证婚特色化。将证婚制度引入集体婚礼,每年定期举办集体婚礼,建立为“低彩礼”“零彩礼”新人证婚制度,常态邀请领导干部、道德模范、农村“五老”等担任特邀嘉宾,出席集体婚礼现场,送上家风家训传承卡、喜事新办祝福卡,讲述家风故事,传递家庭责任。如,今年5月20日,由县婚俗改革领导小组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倡树文明新风”爱国主义主题集体婚礼上,邀请了两位县领导为新人见证,并送上祝福。

  今年以来,全南县先后举办“抵制高价彩礼,幸福从零开始”等集体婚礼、植树婚礼22场次,不仅让新人更加省心、省事、省钱,也让婚礼更有内涵、更具意义、更加难忘。特邀宣讲通俗化。探索建立婚姻信息联动共享机制,各乡镇根据县民政局反馈的结婚登记信息,及时组织新人和适婚青年到本地示范点打卡留念,写下爱的誓言,并定期邀请公益红娘、金婚老人、“零彩礼”岳父母、“零彩礼”夫妻作为特邀宣讲员,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方式,让新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陋习。如陂头镇精心挑选了20余位“低彩礼、零彩礼”家庭典型代表组成的“婚俗新风尚”妈妈宣讲队,每周轮流到示范点宣讲,以拉家常方式,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

  建立“零彩礼”礼遇机制,推动正向激励、见贤思齐。在全国率先出台“零彩礼”家庭礼遇机制,发挥“零彩礼”家庭正向激励作用,推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制定礼遇清单。结合全南实际,研究制定包括子女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可就近就便到县城公办学校就读、1次最高1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县内相关景区免收门票、在县人民医院免费健康体检1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为文明实践员和公益性岗位等8项优待政策。明确申领标准。规定“零彩礼”标准,特指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为零,不含返还礼金和嫁妆折价。明确“零彩礼”夫妻、“零彩礼”岳父母为礼遇适用对象。规范申领流程。实行“零彩礼”礼遇申请承诺制、公示制,礼遇适用对象申请时先签承诺书,村(居)、乡镇逐级调查核实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县民政局、县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发放“零彩礼”礼遇文明新风卡。鼓励各乡镇根据本辖区实际对礼遇清单进行补充细化,提供更具有本地特色的优惠待遇。如金龙镇给予“零彩礼”家庭天龙山景区一日游、清风小筑民宿免费住宿等6项礼遇;中寨乡与酒店、超市、床上用品等商家协商,给予“零彩礼”家庭折扣优惠。礼遇机制出台以来,颁发“零彩礼”礼遇文明新风卡32张,发放创业(发展产业)贴息贷款54万元。

  二、玉山县仙岩镇

  近年来,仙岩镇坚持把家风家训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家规家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整治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以家风带民风、民风助社风,树立起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实现了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其中,2009年仙岩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官溪社区获得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景点称号,2018年官溪社区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9年官溪社区胡氏宗祠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黄茅坞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仙岩镇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乡镇”。

  1、主要做法

  党建引领夯实制度基础。仙岩镇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党委主导、政府推动、村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13个村(居)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做好辖区内的移风易俗工作,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同时重新修订《村规民约》,重点将“树立婚事简办新风、树立勤俭朴素新风、树立厚养薄葬新风”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村“两委”班子成员牵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此举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狠刹了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歪风,营造出节约、简便、文明的办事风尚,迅速掀起了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高潮。

  传承家训涵养社会风尚。走进仙岩镇官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幅幅生动亮眼的墙体彩绘分布在广场的两侧。这些墙体上绘制了包括移风易俗在内的主题图画,涵盖家风家训、婚丧喜庆、孝老爱亲、文明节俭、倡树新风、名人故事等内容。在官溪社区内,流传着以敦孝悌、重农桑、尚节余等为基本内容的16条家训,一代一代的胡氏子弟将其奉为圭臬,耕读传家、明理守法、崇德向善。在每一户村民家门口,悬挂着家训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群众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家风家训的传染力,在这里新风尚蔚然成风,以胡氏家风家训为主体,通过推送家风微课堂、评选好家风家庭等形式,促进群众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家风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今年,仙岩镇以打造乡贤人才馆为抓手,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本镇博士文化和各村(居)姓氏家规家训,共收录家训24余条,带领广大群众传承优良家规家训,让“乡贤馆”变身“家训讲堂”,让优秀传统家训成为“活教材”。

  典型引领传播文明乡风。仙岩镇与时俱进,利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微信群进行学习、转载、点评,多管齐下对家风家训文化进行线上线下常态化宣传,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让好家风引领好作风,倡导好政风。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婆媳”、身边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了多名先进典型人。其中,吴家社区“最美婆婆”“中国好人”周林香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省、市、县级表彰,毛家垄村吴惠芳2019年被上饶市妇联评为“好媳妇”,官溪社区梅启贵获玉山县“最美市民”荣誉称号。

  通过选树典型,宣传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以点带面,树立榜样,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倡导真善美的热潮,积极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团结和睦、邻里友善的优秀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以“小家”文明带动“大家”和谐。

  凝聚“和力”推动社会治理。为丰富家风家训建设形式,仙岩镇通过“和乡贤、和代表、和社团”讲好家风家训故事,孕育文明新风,凝聚推动社会治理力量。由乡贤、人大代表、党代表、乡音宣讲队、玉山县志愿者仙岩分会组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组开展活动,宣讲历代家风家训的典故、乡贤名人家风训教的故事、本地家风家训的典型,以家风家训精神感染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同时发动懂民情、有威望的乡贤担任调解员,搭建“和为贵”乡贤调解室,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另外,结合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文化汇演、志愿服务、村民大会等形式多样、群众参与面广的主题活动,厚植传统文化底蕴,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带动民风向善、社风向好。

  2、主要成效

  乡村治理成效明显。仙岩镇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中,发挥乡贤等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广泛发扬民主,强化监督,放权给群众,使群众享有知情权、议事权、监督权,增强群众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农民群众成为培育乡风文明、加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为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仙岩镇大力推广“家风家训助平安”建设,用小家训温润社会平安大气候,通过开展“一户一家训”“传家训·树家风”等主题活动,发挥家风文化在平安建设中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近年来,仙岩镇辖区总警情下降37.74%,矛盾纠纷数量大幅下降,有力维护了辖区的社会安全稳定,全镇呈现一片“户户好家风、村村好民风、处处好乡风”的文明新气象。

  教育学风稳步提升。仙岩镇致力于乡风文明建设,以优良家风家训构建党风、政风、社风,形成了好学上进、知礼懂法、崇仁行善的良好氛围,涌现了大批出类拔萃的学子。(刘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