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护航”新模式 守护库区一方绿水青山

——新法治报专访芦溪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李旦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0月30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核心提示:

  “泸水东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

  “泸水”即袁河,系赣江一级支流。袁河的源头河古称芦溪,从武功山流出,穿境而过。此地因河得名,被称为芦溪。包括山口岩在内,芦溪县境内共有43座水库,还有28条大小型河流,全县河流总长达370公里,可以说,芦溪是一座以水为魂、以水为脉的城市。

  袁河之滨,山青水绿。问渠哪得清如许?当地公安部门的付出必不可少。10月20日,芦溪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李旦在接受新法治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山口岩作为我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萍乡市主要水源地,近年来芦溪公安发挥自身优势,依法履职尽责,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总体工作思路,以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全面和谐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目标,主动融入长江大保护工作,筑牢水域安全防线,护航库区一方绿水青山。

  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水域联勤工作室

  新法治报:山口岩水库是芦溪县一大水库,位于袁河上游,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长江大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请问芦溪公安在山口岩水库治理方面有哪些亮点工作?

  李旦:山口岩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主河长28.7公里。山口岩水库水源地入选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为国家湿地公园,一级水源地,是萍乡地区最大的水源供应点。近年来,芦溪县公安局主动构建“四个一”水域防范新格局,即用一套勤务机制做实一线民警“规定动作”;用一间水域联勤工作室将警力下沉一线,做实水域“片儿警”职责职能;用一个智慧平台,打造“智慧护航”新模式;用一支联合执法队伍强化打击整治新成效,构建“网格化”防控体系。

  今年4月,山口岩水库联勤工作室投入使用,实现多部门联合入驻、实体办公。我们组建三支队伍,强化重点水域综合治理,充分运用“河湖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由政府主导,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的共建模式,充分发挥水域沿线群防群治志愿者人情、社情熟的优势。

  同时,我们创新重点水域管控机制,组建了三支以重点水域护渔、护砂和护鸟工作队为主要力量的“信息网”和“流动哨”,实现了警力资源与群防群治队伍的无缝对接,三支队伍互为依托、互为补充,为重点水域安全保驾护航。

  据统计,自联勤工作室运行以来,共查处违规垂钓人员52人,劝离教育游泳人员200余人,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起,抓获犯嫌疑人3人。

  搭建智慧监测平台形成生态治理一张图

  新法治报:芦溪公安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如何善作为?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危害长江生态问题?

  李旦:芦溪公安将积极构建“河湖长+警长”网格体系,营造全警守护新格局。

  一是全域化布局。芦溪公安将警长制策应“河湖长制”工作一体推进,在山口岩水库流经的乡镇,基本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湖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境内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的全覆盖。

  二是网格化嵌入。将山口岩水库全域分为N个村级网络,对网格内各生态安全治理要素进行数字化标记,形成“生态治理一张图”,将各辖区警长同步编入网格,与网格员等力量建立警网衔接机制,形成区域生态守护共同体。

  三是闭环化管理。芦溪公安明确了由森林分局牵头,联合县指挥情报、刑侦、治安、法制、交警等部门积极配合的方式,利用公安大数据研判优势,强化所队合作,构建打击治理公安闭环。

  同时,我们建智慧监测平台,智造数字守护新路径。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在山口岩联勤工作室整合中国铁塔高空瞭望系统、无人机自动巡航、公安天网、地网,打造资源共享智慧监测平台,可实现“空中+水上+陆上”三位一体立体巡查。通过高空瞭望感知预警,可实现水面漂浮物监控预警、非法垂钓监控预警、船只、火点预警,提升巡查精准度和机动性。

  二是依托“一个衔接”,推动机制创新。县公安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山口岩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等部门联系,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就案件信息共享、行刑衔接、联合执法、部门响应进行深度沟通,并形成联动机制,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形成“一盘棋”打击治理新模式。

  三是建立“一个机制”,完善跨水域警务协作机制。近年来,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加强与宜春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的协作配合,建立交界水域信息互通机制。先后多次召开长江大保护工作区域联席会议,签订跨水域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形成省界禁捕水域保护工作合力。

  推进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提升综合治理成效

  新法治报:今年以来,芦溪公安机关在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犯罪,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围绕山口岩水库“无捕捞、无垂钓、无库区渔获物”的目标,下一步,芦溪县公安局将如何做好打击与服务工作?

  李旦:近年来,芦溪公安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先后组织部署“昆仑2023”“平安水域”“长江禁渔”“鄱阳湖护鸟”“夏季风暴”等系列专项行动,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全面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

  2022年以来,全县共侦破野生动物资源类刑事案件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侦破非法采砂刑事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侦破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人,行政拘留1人,移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违规垂钓人员80余人。

  下一步,芦溪公安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易发频发的重点水域,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同向发力、综合施策,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进一步深入重点水域、重点场所摸排涉渔涉砂违法犯罪线索。坚持市、县联战的好经验好做法,严打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犯罪团伙组织者和幕后获利者,坚决斩断“捕运销”“采运销”犯罪链条。以山口岩水库联勤工作室实体化运行为基础,筹建的水上派出所尽快投入运行。

  特写:

  巡查全覆盖加大水源地保护

  新法治报记者探访山口岩水库联勤工作室

  核心提示:

  10月25日,记者来到萍乡市芦溪县山口岩水库水源地,只见山口岩大坝矗立在眼前,一江碧水缓缓向山口岩村方向流去,朦胧小雨的作用下,两侧的山峰若隐若现,风轻轻吹过,沿岸芦花飘飘,好似一幅山水相依的水墨画。

  如今,像这样的美景在芦溪县已是司空见惯。据了解,山口岩水库每天向萍乡城区供水约10万m³,供水量占城区的65%以上。如何守护宝贵的一库清水,维护生态安全,芦溪公安有自己的经验之谈。

  向科技要警力 强化联合巡查

  “这里是一级水源保护地,我们要想办法做到巡逻全覆盖。”芦溪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罗清萍介绍道,由于水库主河长达28.7公里,流域宽广,给执法人员巡查管控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此,该局积极组织警力,联合多部门采取“车巡+船巡”的方式,通过警用船舶与车辆在水上、沿岸道路上开展巡查执法,同时,采用警用无人机,对山口岩水库全方位进行高空巡查,无死角巡视找准违法违规人员,精准定位提高执法效率。

  “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实现地空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全覆盖巡查模式,不仅解决了重点水域巡查执法中一些区域警力难以直接到位,无法第一时间精准开展巡查执法的问题,还可通过无人机自动巡航拍照、录像、喊话等功能,对违规垂钓、捕捞人员进行空中取证及警告驱逐,并对周边群众进行教育劝导,真正起到多管齐下的管理效果,做到信息共享、平安共建。”罗清萍说道。

  警力有限,科技无穷。今年4月,萍乡市公安局、芦溪县公安局高位推动,山口岩水库联勤工作室投入使用。由市山口岩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督管理局等部门人员共同办公,取得了一定成效。

  走进山口岩水库联勤工作室,站在山口岩水库智慧监测平台的大屏前,巡逻效率提升的“谜底”一目了然:宽广的水域以平面构图和3D成像方式清晰地呈现在大屏上,随着工作人员不断点击鼠标,焦距不断放大,河岸边的石子被清晰看见。

  “我们可以设置自动巡航,识别捕捞船只后实现自动预警。”芦溪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向记者介绍道,该系统识别出有非法垂钓、船只经过、水面上有漂浮物的,都可以自动预警,抓拍取证后发送到工作人员手机,以便巡逻人员及时发现。

  据介绍,该工作室建立健全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统一的“网上巡、水面查、陆地堵、空中飞”立体化、智能化水上防控体系。使得“库区环境保护、水上治安巡逻防控、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及相关渔货物产销渠道”等功能落到实处。

  加强禁渔宣传提升保护意识

  今年4月12日,山口岩水库联勤工作室执法人员在开展日常联合巡查时,发现刘某在山口岩水库下村水域使用双层刺网进行非法捕捞,森林分局民警立即对其实施抓捕。

  经侦查,刘某为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村民,当天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已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经清点,共非法捕获鱼类16条,其中14条“青尾”、2条“黄尾”。目前,刘某已被芦溪县人民法院判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没收作案工具。

  公安牵头,守水有责。据统计,今年以来,芦溪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共办理非法捕捞刑事案件2起,采取强制措施3人,移交渔政部门查处渔政案件42人,集中销毁查获的钓竿、地笼、渔网、电鱼设备350余套。

  为更好地进行河流生态保护,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行为,芦溪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在日常巡查中,结合实际案例对周边群众开展教育劝导,对餐馆、渔具经营商家开展政策宣讲。进一步加强群众对禁渔期各项政策、非法捕捞相关法律后果的了解,切实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合理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禁止排污、倾倒垃圾、非法游船、野炊烧烤……”“合理利用饮水资源,依法保护饮水安全”“您已进入禁渔区,禁渔区内禁止捕捞”“养护水生生物,构建生态文明”“……”在山口岩水库水源地,随处可见这类醒目的宣传标语、标识牌,在人员密集区域,广播中不断循环播放着禁止捕捞的安全提醒。

  据统计,今年以来,芦溪县公安局森林分局与电信公司、移动公司合作推送禁捕、禁钓、禁泳提醒短信130万余条,对周边群众开展政策宣讲500余人次,与沿途12家农家乐签订禁止出售水库渔获物承诺书,与全县23家渔具店签订责任状,有效推动该县重点水域山口岩水库综合治理。

  芦溪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李旦说,探索治水新模式,守护美丽河湖,芦溪公安将通过多种方式综合发力,库区群众“靠水吃水”的陋习得到很大程度扭转,群众也自发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宣传禁捕政策,“芦溪治水方案”呼之欲出。

(文/朱珊 龚辰欣 全媒体记者黄建华 图/芦溪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