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大办越少 乡情乡谊越浓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3年09月2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家有红白事,摆上几桌,亲朋好友聚一聚,或期待祝福,或寄托哀思,不仅是祖辈传承的礼仪,更是加固亲情、联络友情的有效方式。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受攀比之风、奢靡之风的不良影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红白事却变了味。比如,有的地方在婚丧嫁娶仪式上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甚至出现了攀比和炫富行为;有的地方逢事必“大操大办”,民俗节庆、搬家乔迁、生日祝寿等名目繁多;等等。这些不良之俗、不正之风,违背了乡土风俗的初衷,不仅加重了农民群众的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更侵蚀了原本浓厚的乡情乡谊、淳朴的乡风民风,成为乡村振兴的“拦路虎”。我们必须坚决推进移风易俗,根治这些陈规陋习。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对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2022年,中央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把“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作为治理目标之一。此外,我省出台了《江西省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给彩礼钱、份子钱、酒席桌数设限……一些地方通过积极探索,借力各种手段净化农村社会风气,有效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的蔓延。但也要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移风易俗、厚植新风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是群众身边的旗帜、标杆。“刹”住不良之俗,扭转不正之风,尤需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各地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自觉执行各项要求,带头推动红白事简办新办,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
要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通过完善村规民约中关于婚丧嫁娶、孝亲敬老、彩礼限价的参考标准、酒席的标准等内容,明确告诉村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事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比如,石城县通过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特别是将“请客不收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推动乡风民风焕然一新。同时,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组织作用,在尊重群众意愿、文化传统,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村内红白事进行指导和监督,遏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
习惯的形成既靠他律,也靠自律。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推动移风易俗,还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突出村民自治,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让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让清新明朗的文明新风劲吹在广阔的乡间沃野上。
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