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民警变身“调解专家”
乐安县公安局鳌溪派出所调解员王志武曾获评全省“十佳法律明白人”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09月2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该不该赔,由谁来赔,赔多少,是这起纠纷的关键问题……”8月22日,乐安县公安局鳌溪派出所“王志武调解工作室”内,当事双方心结逐渐打开。几天前,徐先生的母亲驾驶电动车跟随小车出小区时,被自动落杆的出口道闸砸中摔伤,徐先生向小区物业索赔未果。面对僵局,调解员王志武说法明理,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调解不是审判,而是找到法、理、情的平衡点,多角度、有温度地化解社会矛盾。以王志武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成为鳌溪派出所创新“警调对接”机制的成功实践。

王志武
“我心中自有一杆秤”
8月21日,记者走进乐安县公安局鳌溪派出所一楼“王志武调解工作室”,见到了正在做调解工作的王志武。
调解室门口,悬挂着另一块牌子:乐安县鳌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鳌溪派出所调解工作室。
调解员王志武、黄小平将当事人余某和陈某分开,以“背靠背”的形式,单独调解引导,这是该工作室的一贯做法。
今年8月初,余某把房子租给77岁的陈某,陈某支付了定金。余某把房间整理好,安装了单独的电表。过了几天,陈某突然表示不租了,要求退还定金。余某不同意,双方僵持不下,便闹到了派出所。由于陈某听力不好,黄小平把话写在纸上与他沟通,写满了5页纸,才安抚好陈某的情绪,成功劝说他同意调解。王志武劝说道:“按理说定金确实不退,陈某有错在先,但是你的房子整理好了还可以租给别的租客,买的电表也可以继续用,损失不大。”最终余某同意在调解书上签字,把定金退给了陈某。
70岁的王志武身材板正,声音中气十足。同事眼中的他非常有干劲,“看上去也就50多岁”。
针对矛盾纠纷的处理,鳌溪派出所实行“公安机关先期接警处理,再移交调解工作室”运行模式,对
不适宜或不接受现场调解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经派出所统一把关登记后,全案移送调解室调处,实现公安机关接处警与人民调解的有效对接。“转到我们调解工作室的矛盾纠纷一般都相对复杂。”王志武告诉记者,做调解纠纷工作要耐心细致,经常要调解多次,不能偏袒一方,一定要做到“一颗心摆正、一碗水端平”。
刚开始时,有人担心王志武调解时会偏袒某一方,要避嫌,但看到他总能做到不偏不倚,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调处一些经济赔偿、土地纠纷等利益关系较大的纠纷时,遇到托关系说情、希望“开后门”的,王志武都一笑置之:“我心中自有一杆秤。”

找寻法理情平衡点
8月22日7时30分,王志武像平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工作室。8时许,王志武开始了一起劳务纠纷的二次调解。
“这个小姑娘说不干就不干,还在网上‘黑’我的店,严重影响我店的声誉。”一台球店老板曾先生向王志武诉苦。原来,王女士报警称她辞职后,曾先生拒绝支付工资。曾先生则认为对方干了十几天后突然离职,太不负责任。见索要工资未果,王女士找人在该店发布的宣传短视频评论区留言,发表了一些负面言论。
王志武对曾先生说:“小姑娘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你作为老板别跟她计较,工资还是要付给她。”
在调解室内,王志武与鳌溪派出所民警一起让双方面对面协商。经过耐心劝解,王女士为找人发表台球店负面言论的行为向曾先生道歉,曾先生则承诺在指定日期内将工资转给王女士,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看上去是小事,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大矛盾。”做调解工作5年多,王志武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调解办法。“处理一个矛盾纠纷,找到双方的‘不足’很关键,这样才能获得双方的认可。”
8月22日,王志武处理了一起因电动车驾驶员跟车经过小区出口,被道闸砸中摔伤引发的纠纷。
8月17日10时许,辖区某小区一业主驾驶小车出小区,道闸自动开启。这时,徐先生的母亲驾驶电动车跟在小车后面,不料,出口道闸自动落杆时徐先生的母亲被砸到倒地摔伤。事后,徐先生找小区物业索赔,小区物业认为徐先生母亲不按规定出小区,责任应该自担,物业不担责,并声称“想要赔偿就去法院起诉”。王志武与派出所民警组织双方协商,就赔偿问题反复调解。
王志武告知徐先生,其母亲为图方便,没有遵从小区的管理规定,被自动落杆道闸砸到致伤。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王志武告诉物业公司负责人,物业公司对通行人员具有安全保障义务,有人因意外受伤,应适当承担责任。
在王志武的劝说下,物业公司态度有所转变,安排人到医院看望了徐先生的母亲。当天,针对产生的医疗费用,物业公司表示愿意承担,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徐先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王志武认为,做好调解工作不仅要以法为据,还需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调解不是审判,而是找到法、理、情的平衡点,多角度、有温度地化解社会矛盾。一直以来,“王志武调解工作室”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人民调解的路径,从法、理、情三个方面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劝导,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王志武调解工作室”根据多年调解经验,提炼总结了一套既接地气又管用的“五步工作法”(即倾听诉求、寻找症结、明理释法、善于引导、凝聚共识),还创新了联动调解机制,对简单的矛盾纠纷立即进行调解处理,对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专人跟踪调解,对影响大、难处理的矛盾纠纷,采用“专职+专业特长”“专职+专业法律知识”的模式,由司法所和派出所共同调处。

“警调对接”促和谐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轻微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可调解的治安案件纳入工作室调处范围,有效防止和减少辖区‘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发生。”乐安县公安局鳌溪派出所所长李志华告诉记者,2018年3月,为解决基层派出所警务任务重、警力不足和部分
年轻民警不善于调解矛盾纠纷的难题,合理分流和有效调解矛盾纠纷,乐安县鳌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鳌溪派出所调解工作室成立。
工作室建起来了,由谁担任调解员成了问题。考虑到从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际,该县特意聘请了王志武等3名退休民警担任特邀矛盾纠纷调解员。同时,由县财政拨付工作经费10万元。
2018年10月,工作室被江西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工作室被正式命名为“王志武调解工作室”。
人员几经更替,王志武凭借着当民警时的那份热爱,一直在坚持。目前,与王志武一起常驻工作室的还有乐安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黄小平、鳌溪派出所辅警温广皓。黄小平任调解员,温广皓任书记员。
李志华表示,“王志武调解工作室”发挥了退休老干部的优势作用,很好地解决了基层派出所仅靠当时的调解力量远远不能满足调解工作需求这一难题,是鳌溪派出所创新“警调对接”机制的成功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警调对接”调解模式,打破了公安“大兜底”局面,释放了基层警力,提升了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2018年至今,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

“三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王志武调解工作室”以“移动调解室”的形式深入社区、村组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引导群众“遇到事情找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把排查矛盾纠纷工作做在前面,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这份工作您准备干多久?”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志武表情严肃地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将这份调解工作一直干下去。”他背后的墙上“公平公正依法调解”几个红色大字,显得分外庄严。
文/盛国 闵祥 全媒体记者黄婉琼 图/全媒体记者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