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之歌响“山背” 田野开出文明花

“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全省巡回宣传活动走进南昌现场速写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08月04日     |    制作:  汪红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核心提示:

  8月3日,位于320国道旁的南昌县向塘镇山背村里,不同以往,热闹非凡。村民们吃过晚饭后,不顾酷暑高温,扶老携幼,聚集在了群众文化广场,迎接一场期盼已久的视觉盛宴——“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全省巡回宣传活动走进南昌。

  几曲歌舞,奏响幸福的高歌;一声锣鼓,寄托对平安的期许。作为此次巡回宣传活动的首站,当晚的演出,没有让村民们失望。激情澎湃的歌舞、说唱,独具创意的采茶戏,还有非遗文化皮影戏、剪纸表演,以及颇具“南昌土味”的《塘南贺郎歌》……9个风格各异的节目,统一于“安全文明出行”主题下。让群众大呼精彩过瘾的同时,也将“三零一戴”的理念,悄悄走进了山背村的田间地头和村民心中,润物无声。

  ◎文、图/闵祥 傅斯瑶 实习生徐雯 全媒体首席记者黄志良 全媒体记者陆文青

  “没想到这些警察这么有才”

  “我要去看演出了,听说今天来表演的,有很多警察,挺新鲜的!”8月3日晚6时许,村民毛曼妮刚吃过晚饭,放下碗筷,收拾停当后,跟丈夫和家人打了句招呼,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出门径直走向了村委会旁边的群众文化广场。

  毛曼妮到达时,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现场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他们中大部分人和毛曼妮一样,早早吃过饭,来这里占座等演出。早已搭好的舞台上,大荧幕写着“‘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全省巡回宣传活动——走进南昌”。

  “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这么大的舞台,等下不知道表演什么?”一些村民聚集在一起热聊了起来,全然顾不得盛夏之夜难耐的热气。19时30分,舞台灯光亮起,村民们的疑惑逐渐解开,活动开始……

  “文明交通我先行,交通安全靠大家……”在台下近500名观众的欢呼声中,21位民警在舞台上载歌载舞。身着警服表演,许多台下的村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许多人赶忙掏出了手机,记录下他们难忘一刻。

  令人惊呼的,远不止民警的歌舞。伴随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铁骑队员骑着巡逻摩托车进入舞台中央。“简直太帅了!”两位坐在前排的女观众看到骑着铁骑出场的民警,激动地站起身喊道。

  “交警骑着摩托车跑上去的时候,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真没想到,开场就这么精彩。”站在观众席后面的吴女士手上挥舞着发光棒,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对记者说道。

  “晚上没白来,这种宣传形式是我们年轻人喜欢的,很接地气!”现场,毛曼妮正通过视频向在家中的丈夫介绍现场情况,她大声地说到:“今晚的演出真的很精彩,大部分演员都是交警,没想到这些警察这么有才。”

  当交通安全遇到非遗文化

  文化艺术搭台,交通安全唱戏。活动现场,民警们的表演珠玉在前,引出了一幕幕更加精彩动人的精彩“大戏”。

  为了传达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主办方别具创新,从传统文化以及非遗文化中汲取灵感,将融入非遗文化的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将交通文化融入交通安全。皮影戏短剧《美丽乡村安全行》和剪纸、独唱表演《我是警察》等节目,通过音乐、舞蹈、话剧等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更加吸引观众们的兴趣,提高大家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重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丁武,是江西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文旅部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也是江西本土的皮影戏高手。历时近一个月,丁武制作了全省首个农村题材的交通安全皮影戏剧。当晚,他在节目《美丽乡村安全行》中,他将农村最常见的超员、不戴头盔、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搬到戏台上。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的皮影人物,让现场观众看后大呼过瘾。

  皮影戏灵活再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违法行为,而另一位省级非遗“樟树剪纸”传承人陈杵保,则通过剪纸的形式,定格最美“警”色。当晚,在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王伟峰深情演唱的《我是警察》歌声里,舞台一侧的陈杵保,几分钟内,用剪刀在纸上剪除了一幅“平安出行”图,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个爷爷剪纸好漂亮啊。”观众席上,一个小女孩指着大屏幕上剪纸艺术家陈杵保手中的剪纸作品说道。“这个剪纸作品——苹果,象征着平安,中间是一个小朋友在走斑马线,呼应交通安全这个主题。”陈杵保拿在台上完成的作品,向记者介绍道,他用剪纸的形式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希望能将传统文化和交通安全文化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土味”与新潮的碰撞

  除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当晚活动现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土味”与新潮的碰撞。

  鄱湖之滨,一曲《塘南贺郎歌》传唱数百年。《塘南贺郎歌》第十四代非遗传承人李寿印,为本次活动精心创作了《塘南贺郎歌》交通安全新版歌词《美丽乡村行》。《美丽乡村行》歌词通俗易懂,倡导自觉抵制交通安全陋习,共塑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交通新风。

  “今天和‘三零一戴’结合在一起,是‘旧瓶装新酒’!”李寿印说,“旧瓶”是指贺郎歌的曲子流传已久,沿用至今,而“新酒”是结合“三零一戴”的交通安全知识进行填词创作,让观众在节目中潜移默化地将交通安全知识内化于心。

  看到这颇具“土味”的表演,年过六旬的村民江迎花激动地站起来,举着手机拍摄舞台,发到家庭微信群聊中。“这个节目有意思,我这个‘老太婆’也看得懂!他们让我们注意交通安全呢!”

  “土味”节目,收到老年观众的青睐。而新潮的RAP,则让年轻一代大呼“好来事!”

  “想要你安全驾驶,拒绝飞扬浮躁……”当晚,来自省公安厅交管局高速交警总队的5位民警,带来节目《危险行为 KEEP OUT》。5位民警化作说唱歌手,通过RAP形式,告诫所有驾驶员“考过了驾照不是放松就把规矩全都背刺,侥幸的心理把自己变成墙上案例警示,多学习法则,思想不卡壳,看懂这首RAP(说唱),危险行为KEEP OUT(禁止进入)”,诠释了“文明守法,平安回家”的永恒交通安全主题。彭晨是表演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将‘三零一戴’的交通安全宣传和时下流行的rap结合在一起,也是为了符合年轻人的潮流。”

  观众席中,村民黄树华1岁的孙子在他的怀抱中,两只稚嫩的手跟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手腕上的银镯闪动着舞台投射出来的光芒。“我们山背村被两条国道夹在中间,离铁路也很近,路上车流量大,村里面经常搞交通安全的宣传。”黄树华告诉记者,因为车流量大,孩子又是喜欢四处跑的年纪,他们作为家长也很注重和孩子讲交通安全。

  一方小舞台,迸发大能量。45分钟,9个风格各异的节目,次第上演,辉映“安全文明出行”这一共同主题。在一个个以文明出行为创作题材的节目,演员们将“美丽乡村行”“三零一戴”等交通安全宣传主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让村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加深了对文明交通的主观认知,筑牢安全出行思想防线。

  人人需要安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

  舞台上,民警们用音乐与舞蹈表达着对美丽乡村行的平安愿景;舞台下,百姓们用掌声与欢呼表达着对演出创意的支持与肯定。“为了让我们记住交通安全知识,交警们真的是用心了!”

  “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全省巡回宣传活动旗帜交接完成后,舞台音乐关闭,但灯光仍然打开,照亮着村民们回家的路。

  山背村的夜空中,一轮圆月悬挂其中,晚风拂去演员们表演流下的汗液,带走中心广场上的观众高喊的呼声,将交通安全知识吹进了老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