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里的“幸福警事”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07月10日 | 制作: 汪红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核心提示:
幸福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5A乡村旅游点。
幸福村位于萍乡市湘东区东北部的麻山镇。近年来,这个小村庄大兴“田园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全市农村生态旅游中心。
从没有公路、没有产业、偏僻落后,到如今的景区村落,在这个以“幸福”命名的村落历史上,当地公安机关的努力与付出密不可分——当地公安机关提出“幸福警务”,用脚板和车轮绘就最“美”巡逻图。
7月9日,记者来到幸福村,踏上笔直的幸福大道,穿过葡萄种植基地,来到福文化广场上,一个巨型“福”字映入眼帘,在广场南面,便是萍乡市公安局湘东分局麻山派出所。
最“美”巡逻图

“出警!”记者刚走进麻山派出所,看到两位民(辅)警急匆匆登上警车出发。
几分钟前,民警黄建桥接到辖区一瓜农求助,称有人买瓜后扫码93元后未支付成功,等自己发现时,对方已开车走远。
在辖区宝塔路旁,瓜农向民警还原了事情经过,并告知当事人车牌。通过对讲机,黄建桥让同事调取车辆相关信息及驾驶人联系方式,在民警的帮助下,大爷终于拿回了卖瓜的93元。
民(辅)警忙完回到派出所值班。另一边,社区民警刘辉武正在辖区巡逻。从8时37分到11时23分,共巡逻了47.9公里,通过“萍安云”小程序显示,巡逻足迹形成了一个倒转的“凹”字形,并有20余个岔路口,刘辉武将足迹图截屏后发送至湘东分局工作群内。
他介绍道,巡逻足迹图是湘东分局对各派出所的一项考核指标,社区民警需要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分别至少巡逻一次,每次时长每次不低于2小时、路程不少于35公里。在工作群内,公布了7月6日最“美”巡逻图评选情况,自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麻山派出所累计共巡逻380次,在湘东分局11个派出所中排第4名。
巡逻时长、公里数有规定,排名、数据每天都在动态更新,如何巡逻才最有效?“不光是主干道要巡逻,村民家中、乡村角落、集市、广场、学校也要去巡逻,”刘辉武说,“之前,逐户走访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但真正沉入辖区后,发现老百姓很淳朴,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有什么话也愿意和我们说,我们也能及时掌握辖区情况。”
只要一有时间,沉下社区走访成了刘辉武最重要的一件事。“刘警官,感谢你热情周到的服务!时隔几十年再次在派出所办事,想不到这么顺利……”6月17日,刘辉武收到了来自麻山村街口组一名年近80岁廖大爷的感言。
原来,刘辉武此前在巡逻走访时了解到,廖大爷要将户口迁移至麻山镇,但是腿脚不便。他便主动帮忙收集资料、代办,并送证上门。
“你工作繁重,但做得细致入微,真正成了群众的贴心人,而不是一句空话。”廖大爷在感言中这样写道。
杨梅园的“枫”景
眼下正值杨梅成熟的季节,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来到麻山镇景星村望梅湖杨梅基地,品尝杨梅,体验采摘乐趣。基地的李老板是浙江温州人,来到麻山镇后,从弹棉花的小企业做到如今承包5000亩山地、年产值达2千万的大产业,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这一颗颗紫红色的杨梅,让他尝到了甜头。
“2013年第一次杨梅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天能抓到5波偷杨梅的人。”李老板告诉记者,一棵杨梅的生长周期在七年左右,收产阶段前后不过20天,如何防止偷盗现象,曾让他陷入苦恼,那时,最直接的办法是一天花费近2000元专门聘请6个人巡逻守园。
麻山派出所民(辅)警得知后,及时优化调整巡逻路线,将基地附近的巡逻密度和力度提高,指导李老板在果园重要部位、安防死角安装监控,加强技术防控,并逐步向全镇14个村全面铺开,为预防打击犯罪做实做细信息化支撑。
如今,果园偷盗现象没有了,杨梅汁、杨梅干、杨梅酒……各类产品正不断销往当地商超酒店。
平凡的“幸福警事”

夜聊时,麻山派出所所长熊樱告诉记者,派出所一年需要处理约200起治安案件,随着经济发展和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纠纷、劳资纠纷突出。但有时“谁家鸡吃了他家菜、谁家牛进了你家地”的小矛盾也需要派出所进行调解。
面对辖区出现的矛盾纠纷,熊樱认为,女性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优势,于是,她联系连山村妇女主任糜艳等喜欢乐于助人、在当地具有威望的女性加入麻山镇“幸福十姐妹”队伍,当遇到复杂矛盾时,“幸福十姐妹”从中参与调解,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事后民警与村干部及时进行跟踪回访,确保矛盾纠纷不复燃,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6月29日,在全国第三批暨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评审会上,熊樱这样介绍:“麻山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邀请‘幸福十姐妹’等乡贤团队介入邻里矛盾调解工作,切实做到‘面对面,心对心’服务群众。”
“你认为一座小乡镇、一个小村庄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平安和谐”“环境优美”“经济富裕”“……”当记者问村民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村的村民说:“有困难,找警察!在麻山,没有麻烦事!”
起昼伴骄阳,入夜逐繁星。夏日的麻山镇,干燥而闷热,巡逻、走访、宣讲、处警……不一会儿就让人汗流浃背,派出所民(辅)警工作的辛苦,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无论走到哪儿,他们都热情端上一杯茶、一片西瓜。在幸福村,这样的双向奔赴随处可见。
“群众的需求点在哪里,我们就从哪里做起。”熊樱告诉记者,“被需要是一种简单的幸福,这就是我们平凡的‘幸福警事’。”
入夜,灯火渐渐暗去,村民们进入梦乡,福文化广场上的“福”字正熠熠生辉,红蓝警灯穿行于山水之间,继续巡逻。
在幸福村,“幸福警务”不断枝繁叶茂,“幸福警事”每天都在上演。(文/龚辰欣 全媒体记者黄婉琼 图/龚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