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群众关心事记在本子上

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谢桂军以榜样之光照亮为民之路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04月10日     |    制作:  汪红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2015年9月,谢桂军正式入职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任社区民警。他以社区为家,以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邱娥国为榜样,用真心真情收获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从警以来,谢桂军多次在“民调评警”中名列前茅,获市局嘉奖两次。2021年,获“西湖区优秀政法干警”称号;2022年,获西湖区“十大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谢桂军(左二)走访群众

  “有事找小谢”成群众共识

  2015年刚到筷子巷派出所任社区民警时,谢桂军还比较腼腆,因为听不懂南昌话,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

  邱娥国为新警上培训课,是筷子巷派出所一贯的传统。看到邱娥国在走访群众时跟群众打成一片,谢桂军决心要向邱娥国学习。从此,他开始学说南昌话,跟着师傅学习怎么服务群众、怎么调解纠纷,学习邱娥国的工作秘诀:“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见人多询问,见事多观察,热心办民事,温暖送到家。”谢桂军没事就琢磨这些话。

  住在筷子巷派出所隔壁的陈奶奶是谢桂军经常走访的对象,刚开始谢桂军在敲门前,心里总打鼓,但见到陈奶奶的热情笑容后,“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了解到陈奶奶因老伴去世总是郁郁寡欢,谢桂军时常上门和陈奶奶聊家常,逐步打开陈奶奶的心结。每年的1月10日,陈奶奶会做一大锅糊羹,托谢桂军带到筷子巷派出所让大家一起吃。糊羹的香味弥漫在派出所里,温暖了该所民(辅)警的心。

  就这样,通过一户又一户地走访,现在,谢桂军与辖区群众结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近日,记者跟随谢桂军一起走访群众,发现他有一本特殊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辖区群众的关心事。只要有时间,他还会上门看望孤寡老人、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温暖。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倾尽全力,一帮到底,“有事找小谢”成为辖区群众的共识。

  “微信+”服务提升工作效能

  在传承和创新“邱娥国工作法”中,谢桂军从未停下脚步,他把“金点子”运用在实战中,利用“微信+”警务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能。半年时间添加了辖区万名群众为微信好友,并分类添加“常住户”“出租户”“老人”“易受骗”等标签,精准推送相关信息给他们。

  2022年3月30日,谢桂军微信收到辖区小学生小周的求助。小周在家玩手机时看到一个免费送礼物的链接,点击进去后,一个自称客服的人通过QQ跟小周联系,对方要求小周先缴纳保证金才有机会参与抽奖。为了参与抽奖,小周偷偷用父亲的手机支付了保证金,等待了30分钟后,对方并没有让他参与抽奖,惊慌失措的小周看到父亲的微信里有一个警官头像的微信号,就试着向谢桂军求助。

  为防止小周再次受骗,谢桂军一边跟小周用微信联系,一边联系值班民警上门劝阻。当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小周正准备把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发给对方,“还好警察及时上门阻拦,要不然银行卡里的10多万元存款就没了!”小周的父亲对民警的及时劝阻表示感谢。

  在户籍业务办理中,谢桂军梳理出36项户籍业务可不见面办理,并在政务微信中广而告之,通过“微信+快递”的方式让群众可以线上办理。2022年,在北京工作的辖区居民周某需要开无犯罪记录证明,但是要从北京回南昌开具证明并不是很方便。此时,周某看到筷子巷派出所线上办理户籍业务的通知,随后向谢桂军求助。经过审核办理,不到3天,周某就收到了证明,并第一时间向谢桂军表示感谢。

  “人民警察,先是人民,后是警察。”这是谢桂军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自己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谢桂军在社区服务中做了许多“小事”。这一件件“小事”体现着谢桂军一直坚守的原则,那就是始终把自己当作邱娥国精神的传承人,始终保持着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文/图 段炳铁 全媒体记者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