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 消除隐患

赣州公安扎实推进“三大专项行动”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04月03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自江西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三大专项行动”以来,赣州市公安局高站位谋划,高强度推进,迅速掀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热潮,不断消除社会不和谐、不安全因素,全力守护百姓安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赣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志强到基层调研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全线发力

  2月14日,省公安厅召开“三大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一结束,赣州市公安局立即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动员部署。

  “我们把‘三大专项行动’作为贯穿全年的公安工作,全警动员,全力以赴。”赣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三个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推进,确保“三大专项行动”有抓手、有载体、有氛围、有效果。

  赣州市各级公安机关全力以赴投入到“三大专项行动”中,治安、交警、巡警、派出所等多警种主动出击,形成了全警参与、全线发力、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该市各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配套一项机制、一个平台、一张流程图、一套台账、一支队伍,促进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规范、高效、全闭环管理。交警部门研究制定《实行“三个一律”专项行动考评办法》,成立数据分析研判、“人车企”治理、道路治理、综合督导四个工作组,强化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赣州市数百个派出所则利用晨会、周例会等形式学习,推动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

  为确保“三大专项行动”启动迅速、落到实处,该局还特意安排督察专员带队,通过实地检查、明察暗访、随机抽问等形式对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三大专项行动”进行督导。

    快速解纷

  近日,宁都县公安局竹笮派出所接到报警,某土菜馆有人打架。经现场了解,双方系房东和租客的关系,因一盆洗碗水引发口角进而发生拉扯。

  民警迅速组织双方调解,没多久双方便签订了调解协议,一起纠纷得以成功化解。在日常走访中,派出所民警还会上门进行回访,巩固调解效果。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会给双方带来伤害,甚至引发案事件。”赣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中,针对“人、地、物、事”治安要素,该局创新推出基层治理“3344”工作法,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做到“四快速”,即快速发现隐患、快速报告流转、快速调处化解、快速回访评估,以快制胜,闭环管理,及时排查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隐患。

  该局还要求民(辅)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和民调评警工作,进村入户、进企入园,排查收集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快速发现隐患,并录入专门工作平台,实行清单化、信息化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知动态、严销号。对查证属实的矛盾纠纷,做好现场调解、治安调解、联调联动,快速调处化解。在建档立册的同时,逐一实行分类、分级报告流转,对公安职责外的,充分依靠党委、政府力量解决;对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及时跟踪回访,了解后续动态并科学评估风险,确保止息纷争。

  2月14日,南康区公安局龙回派出所接群众报警,两村民因土地归属权一事发生口角,双方情绪比较激动。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并通知村干部及小组长到场。将事情了解清楚后,民警与村干部现场组织调解,确定了存在纠纷的土地界线,让纠纷双方当场签下协议。

  这是赣州市公安机关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聚力与借力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悉,为做好基层矛盾调解工作,赣州公安民警走多元化解之路,灵活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调处,避免矛盾激化,“调”出一片新天地。

  陈敬东是章贡公安分局南外派出所“老师傅调解室”的金牌调解员。他是一名退休民警,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很有一套。在调处居民李某文与张某娟的婚姻家庭纠纷时,他运用“五字法”(早、快、细、诚、公),情理法融合,挽救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目前,赣州市公安局已打造由150名调解能力突出的民警组成的调解专家团队,专门调解矛盾纠纷中的“疑难杂症”,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护校安园

  “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车流量大,学生上学、放学路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设情况如何?”“一键报警系统是否畅通?”近日,大余县公安局南安派出所民警与南安镇人大代表就校园安全问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一直以来,赣州市各级公安机关拧紧“安全阀”、撑起“平安伞”、建起“防护网”,组织人员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隐患大排查工作,对校园周边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20余处。

  其中,安远县公安局创新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方式,探索“1+3+X”工作模式。其中,“1”是以学校为核心,凸显片警、交警和城管联合综合成效;“3”是组建党员教师、安全小黄帽队、“家长护校队”等三支志愿者队伍,凸显学校自治;“X”是以综治网格员、交通协管员、公益服务人才等多方力量为补充,凸显多元共治,实现“一核多元、共建共治”,有效破解了基层校园安全治理难题。

  据统计,赣州市各级公安机关共有1029名社区民警(法治副校长)深入校园,积极开展防溺水、防诈、防校园欺凌等主题安全宣讲,提升师生防范意识。截至目前,赣州公安民警深入校园走访2.6万余人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1300余场,组织应急演练300余次,设立“护学岗”1746个、校园(幼儿园)警务室675个,全市日均出动约4000人次参与“护学岗”工作,全力维护校园周边良好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整治隐患

  2月13日,兴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民警走访江西某汽运公司兴国分公司,根据前期发现的车辆问题,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签订了整改责任状。

  这是赣州市公安机关聚焦“人车路企”实行“三个一律”风险隐患治理措施(风险运输企业一律落实责任领导,实行责任捆绑、倒查追究,限期整改到位;风险隐患车辆、驾驶人一律落实责任民警,宣传教育到位、及时清理违法;风险隐患路段一律落实责任单位,排查问题到位,督促整改到位)的具体行动。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风险隐患不除,事故难以避免。”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赣州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借助市道专委平台,争取支持,组织力量,全面排查高风险驾驶人、高风险车辆、高风险运输企业、高风险隐患道路,推动滚动排查、精准治理,做到“一企不落、一车不落、一人不缺、一处不少”。

  据统计,2022年,赣州市排查出的713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后,已全部治理完成。今年2月以来,赣州市政府办下发督办的50处隐患路段已整改20处;全市34家高风险运输企业降至低风险,风险车辆和驾驶人教育到位率达94%,筑牢了道路交通安全屏障。

  ◎文/图 甘公轩 全媒体首席记者黄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