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六员” 群防群治守平安

九江市浔阳区探索建立“群防群治+志愿服务”警务协助机制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2年12月06日     |    制作:  艾钰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身穿蓝马甲,佩戴红袖标,他们用平凡的“草根”力量为平安浔阳建设添砖加瓦。九江市浔阳区浔城志愿者警务协助协会(以下简称“协助协会”),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法治社会建设、社会治安防控、护校安园、化解社会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今年,协助协会被授予“平安江西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协助协会会长徐晓洋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

  群防群治

  创建平安志愿者队伍

  2017年5月,浔阳区公安分局按照“公安搭台、社会参与”思路,积极探索“群防群治+志愿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协助协会。浔阳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徐晓洋主动请缨,担任协会会长。协助协会创办初期,没人知道什么是平安志愿者,徐晓洋走街串巷发放宣传单页、以身作则践行平安志愿服务理念。徐晓洋积极联合本地实际,创新提出助警联勤精细化的工作思路,履行人民“警卫员”、公安“信息员”、法治“监督员”、社区“网格员”、文明“宣传员”与群众“服务员”“六员”职责,号召平安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公共事务服务。

  平安共建

  推进助警联勤精细化

  今年,协助协会积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探索“互联网+群防群治”模式,强化科技支撑、智慧赋能,实现了从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从被动响应型治理向主动预见性治理的转变。

  在浔阳区,流传着志愿者协助公安侦破一起盗窃案并智擒犯罪嫌疑人的故事:刘琛和廖旭飞共同经营一家自行车专卖店,一对夫妇来到店里购物,并谈到自己的自行车被人偷了。顾客走后不久,刘琛想起前几天曾有一位二手车小贩到他店里出售几辆没有手续凭证的自行车,刘琛和廖旭飞判断这些车可能来路不正,所以没有收购。随后,他们将获取的信息通过前端“群防群治”微信小程序进行举报,协助协会后台管理员鉴定线索有效后,立即让他们与辖区派出所警员对接,线上商量出“引蛇出洞”智擒偷车贼的行动,协助民警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协助协会精心打造的“智慧管理平台”真正做到了科技赋能,为平安建设提档加速。如今,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管理平台”,正在为浔城百姓安居乐业编织出一张严密的“安全网”。

  服务社会

  共享平安建设成果

  “不要急、不要跑,注意车辆!”近日,淅沥沥的雨不停地下着,周小华已被雨水浸湿,声音受冷空气影响有些沙哑。但他依然坚守护校一线,引导孩子们有序通过斑马线。2018年3月,从学校退休后的他加入浔城志愿者警务协助队伍,继续参与平安校园的共建共治。

  “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我是警务协助志愿者。”刘可在一次送餐途中救下一名遭遇车祸的孕妇。今年3月,他和很多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纷纷加入协助协会“小哥服务队”,成了协会新业态志愿者中的一支新锐力量。

  “诈骗案例千百样,千方百计来骗钱……”协助协会艺术团成员用快板说唱向中老年人、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养老诈骗犯罪等宣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精准覆盖浔阳7万余人。

  今年,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按照九江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纵深推进“浔城志警”建设工作,将浔城平安志愿者队伍提档升级,打造九江市志愿者警务协助队伍。现如今,九江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志愿者警务协助队伍,为平安九江建设添砖加瓦。截至目前,九江市已拥有注册志愿者6.3万余人,成立志愿服务队584个,开展活动项目5141个。平安志愿者在服务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为百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渠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

  内容来源:新法治报(文/图 魏双双 全媒体记者周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