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拿山镇:从“一人富”到“大家富”

打造“党建+产业联盟” 村集体和群众双双受益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2年10月26日     |    制作:  艾钰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深秋时节,井冈山的秋意浸染了拿山镇的田地和果园,宽阔的省道旁,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扎堆”聚集。对于当地村民而言,收获的季节已然来临。

    在拿山,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正融合发展,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引进产业的同时,如何真正让其“聚”起来,成为当地政府思考的问题。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拿山镇将党建力量嵌入产业链,让企业富起来,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富起来,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

井冈蜜柚种植基地(图/首席记者吴强)

果农笑逐颜开(图/陆文青)

    变“各自为战”为“共同奋战”

    深秋时节,井冈蜜柚长势喜人。拿山镇江边村、北岸村农业基地的村民一身干劲,夕阳洒在他们的脸上,收获的季节已然来临。

    都说井冈山有“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近年来,井冈山市拿山镇立足当地山水、气候、土地、历史等资源禀赋,用活“两件宝”,推进生态资源、红色资源转化成富民资本,现如今,该镇区域内分布着规模庞大、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九丰农业,有连片超过1200亩的井冈蜜柚种植基地,还有草莓种植园等诸多产业,贯穿全镇的314省道将各个产业园相连,形成了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带。

    在引进产业的同时,如何真正让其“聚”起来,成为当地政府思考的问题。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拿山镇草莓基地因采摘需要,用工量骤增,每日用工量是平常的三到四倍,常常面临用工难的问题。在草莓迎来采摘旺季的同时,同在拿山镇的九丰农业蔬菜基地用工量减少,闲置的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衔接。

    “产业发展难,不只是因为劳动力不够,产业需要的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衔接也是重要的原因。”拿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许会勇说,为改变当地产业各自为战、封闭管理、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拿山镇探索打造“党建+产业联盟”,按照“业缘相关、地缘相近、趣缘相投”的原则,整合不同生产类型的产业企业,组建“党建+产业联盟”。

    据了解,拿山镇率先整合九丰农业、江边草莓种植基地、井冈蜜柚种植基地等8家不同产业的企业,组建规模达5000余亩的产业联盟,将党支部建在联盟上,牵头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市场、用工等信息。

    如此一来,联盟企业可以通过联盟议事会议共享信息,可迅速将九丰农业蔬菜基地的工人及时转移到草莓基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用工紧张问题。

    “针对农业产业用工季节性差异问题,我们通过产业联盟统一协调,可实现错峰用工。”许会勇介绍,通过联盟议事会议共享信息,将各企业间的土地、市场、劳动力等资源整合起来,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变“各自为战”为“共同奋战”。

    从“一人富”到“大家富”

    “井冈山的水质好,所以我特地从福建来这里养鳗鱼,现在我的烤鳗产品已出口到日本、韩国,非常抢手。”井冈山市顺发水产养殖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武官介绍。

    前不久,陈武官因鳗鱼运输车辆不足,通过联盟议事会议向九丰农业负责人冯安源求助。冯安源为其解了燃眉之急。

    “把大家聚在一起,原本令人头疼的问题能轻松解决。”冯安源说,“有了产业联盟,我们搞产业更有底气。”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们搞产业联盟不仅要让企业富起来,更要让村集体和村民富起来。”许会勇说。

    每天清晨,拿山镇江边村库下组脱贫户兰冬妹和几十位姐妹一起骑电动车从家里出发,赶往村庄附近的产业基地上班。因为有了产业联盟,各基地之间资源共享、用工互相调度,兰冬妹和她的姐妹们变成了“上班族”。

    “从九丰基地闲下来后,我们就去草莓基地上班。忙得差不多的时候,九丰基地又开始忙起来。只要肯做事,全年都有班上。”兰冬妹说。

    这些年,兰冬妹不仅赚到了工资,还学到了种植技术、找到了卖菜的渠道。她算了一笔账:“上班工资近4万元,自己种菜的收入五六千元,加上另外卖菜的收入,全年收入至少有5万元,还有土地租金、产业分红……”

    在产业联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和村集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截至目前,拿山镇有1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其中3个村突破了1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提升。(文/首席记者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