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莉:“法官一案子,当事人一辈子”

万安法院窑头法庭庭长黎莉勤奋为民二十余载 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2年10月21日     |    制作:  艾钰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没想到法官能如此为我们着想,真是一位‘操心的法官’啊!”当事人胡某说道。这位当事人口中的“操心法官”,正是万安法院窑头法庭庭长黎莉。

    二十多年来,黎莉勤奋敬业、心怀正义、刚正不阿、情系百姓,在每一次纠纷调解中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的为民情怀,在每一件审理的案件中彰显了法律人坚守公正的使命担当。近日,她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

黎莉(右)给村民普法

黎莉(左)前往涉案现场勘查

    ○人物简介

    黎莉,女,1978年2月生,万安县人民法院窑头法庭庭长。多年被评为万安县法院先进个人,被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获评“全省优秀法官”称号一次,撰写的案例入选全省贯彻实施民法典十大典型案例,撰写的裁判文书荣获“全省优秀裁判文书”。

    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法官梦

    1978年在“将军县”出生的兴国姑娘黎莉,怀揣着对法律的向往与憧憬,如愿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原中央政法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法官。

    按黎莉的说法,法官是她所偏爱的一份职业。然而,成为法官的道路,却并非一蹴而就。

    2000年,黎莉通过省考,进入了万安县人民法院。2005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书记员成长为助理审判员。这意味着,她可以开始审理案件了。

    黎莉发现,家事纠纷类案件,尤其是离婚案件,从理论知识到司法实践过程中,审理起来并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而要结合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来裁判。为了让判决公正,她多次走访当事人家中,了解事情全貌后,再作出裁决。

    正是这一步步脚印,将她的梦想踏实。

    抽丝剥茧查找问题根源

    2006年,黎莉被调入高陂法庭担任副庭长。2008年,她成为万安法院立案庭庭长,主要负责立案及信访接待工作。

    2015年1月10日,有几位村民来法院递交信访材料,引起了黎莉的注意。

    黎莉经了解得知,这些村民来自万安县枧头镇南洲村。因为山林权属争议,南洲村几十户村民从2010年到2014年一直在打官司,经过两级法院多次审理仍然不服。

    为了这起案件,黎莉多次找到村民们推选出来的代表详细了解情况,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根源,指导他们依法维权,最终38户村民息诉息访。

    在立案庭任庭长十年,黎莉接待来访群众近千批次,处理信访案件476件。

    在接待信访当事人过程中,黎莉认真、慎重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耐心释法明理、认真聆听诉求、语言礼貌、语气平和。在抓好立案、涉诉信访工作的同时,黎莉还撰写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报告》,总结提升工作水平。

    依法裁判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十余载扎根一线,黎莉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

    2020年7月,黎莉被任命为窑头法庭庭长后,总结出“敬、勤、细、同、争”五字方针。敬为爱岗敬业,勤为勤奋好学,细为细心严谨,同为同心同德,争为奋勇争先。黎莉用五字方针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从这五个方面带领全庭干警公正高效地审理好手中每一起案件,努力让每一位当事人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窑头人民法庭,管辖权覆盖百嘉、窑头、枧头、麻源4个乡镇场,案件数量较多,类型复杂。2021年,她结案312件,最高时日结5件案件。其中一起五保户遗赠财产案,让她印象深刻。

    2021年,80多岁的老人郭某香将60多岁的堂弟郭某法告上法庭,索要继母肖某香的遗产。

    黎莉受理后发现,该案起因要追溯到四五十年前,双方当事人积怨已久;且由于时间过久,取证困难。这起案件几经辗转来到法院,在当地引起较大关注。

    黎莉几经调查,数次沟通,案件于2021年3月开庭,庭审时,双方都请了律师,来了很多家属旁听。

    原来,郭某香在父亲去世后,因与继母肖某香关系不和,不愿赡养。1982年12月,经当时的大队、公社落实,郭某法与肖某香达成五保户供养协议,约定由郭某法负担肖某香的生活照料、生病治疗及死后安葬事宜,肖某香的全部家产均由郭某法继承。

    由于继承权发生在继承之后,关于继承开始前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是否有效,目前立法尚未明确。

    黎莉没有机械地就案办案,而是准确适用民法典第七条诚信原则,旗帜鲜明反对“看到义务就躲、见到利益就争”的行为,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决生效后,黎莉撰写案例引领尊老爱老、诚实守信良好社会风尚。后该案例入选江西省贯彻实施民法典十大典型案例,并被写入今年省法院在省两会上的工作报告。

    “说案情可以,说人情免谈”

    郭某香的家属,曾为这个案子找到黎莉说情:“这个案子,尽量帮个忙,我们全家人会谢谢你。”

    黎莉看着对方递过来的礼物,骤然变脸,义正词严地喝令其立马把礼物拿走,并将其拒之门外。“你找我说案情,我欢迎你去法庭跟我说;但是你要跟我说人情,那对不起,免谈!”

    参加法院工作二十年来,黎莉所经办的案件数以千计,接触的当事人亲属不计其数。不少人曾经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或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要求在办案时予以关照,但黎莉不为所动。

    “身为法官,就是要居正裁判、不偏不倚。”黎莉对记者说。

    不为人情所动、不为财物所惑。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黎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说情者严词拒绝,以良心和初心维护着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她始终坚持公正、廉洁、为民,自觉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从不收受当事人财物,从不接受当事人吃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秉公办案的人民法官本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许。

    “法官一案子,当事人一辈子”

    2020年年初,黎莉在法院创新推行疫情防控期间“不见面”微信线上办案,隔空为当事人解决纠纷,获得当事人好评,称她是位“操心的法官”。

    “法官一案子,当事人一辈子。”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黎莉从未忘记法官定分止争、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坚持耐心宣传疏导、化解矛盾纠葛,尽量减少直至消除当事人双方的对立情绪,化解双方矛盾,做到胜败皆服,避免“一朝对簿公堂,世代为仇结怨”。

    为预防民间纠纷,不断完善诉源治理“143+N”工作机制,黎莉带领全庭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开展法律宣传咨询,以案说法、就地调解、巡回办案。

    其间,她办理过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当事人刘某与肖某系邻居,刘某家化粪池因未施工完毕等原因,有臭味不时冒出,两人因此发生争吵,随后引发肢体冲突。

    收到起诉材料后,黎莉根据案件性质,结合事实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的特点,引导当事人进行了诉前调解。调解过程中,她以“远亲不如近邻”的民间小故事,引导双方从邻里和谐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通过她及各位调解人耐心细致做工作,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并表示今后和谐共处,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做好一个法官,除了丰富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社会责任的把握。”这是黎莉写在工作日志上的一句话。

    2020年10月,在处理一起离婚案件中,她组织双方调解。当涉及女儿抚养问题时,父亲不同意给付抚养费,甚至扬言还得要将来女儿出嫁的聘礼钱,气氛一度非常紧张。

    望着眼前年仅十岁露出怯怯眼神的女孩及其含着泪水病弱的母亲,黎莉正义凛然,俯下身轻轻地说:“我们不调了,法院下判决书,一定让他尽到做父亲的义务。”最终,该案以判决结案,判决男方按月支付女儿抚养费。

    2020年至2021年,黎莉共办理了492件案件,审结率100%。其中,通过和谐司法,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215件;所判决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无一涉诉缠访。(文/图 曾凡娟 记者王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