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江西史鉴 | 俯身农田求新稻 勇闯新路攀高峰

来源:  廉洁江西     |    日期:  2022年07月28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俯身农田求新稻  勇闯新路攀高峰

  ——颜龙安的故事

  颜龙安,江西萍乡人,193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曾获国家发明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

  1937年9月,颜龙安出生于萍乡市湘东区一个小山村,家中世代务农,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满是饥饿的记忆,他年幼的妹妹也因此不幸夭折。对于饥饿的切身之痛,颜龙安不会忘记,这也激发他立下“让人人能吃饱饭”的宏愿。1962年,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待遇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要求回到萍乡市农业局,从此俯首农田,在泥土与种子中开始了开创新技术、培育新稻种的科研之路。这一路艰辛,一走就是一生。

  1971年2月,33岁的颜龙安来到袁隆平在海南岛的基地——南红农场跟班学习,参与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党和国家的支持使他更加坚定事业追求的决心和勇气,他连续7年在海南从事研究工作,3个儿女出生时他都不在妻子身边,沉重的家庭负担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肩上。

  1972年冬,颜龙安成功选育“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轰动了全国,成为我国首批“野败”籼型不育系水稻品种,敲开了我国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大门。长期奔波于江西、海南两地,艰苦的研究和辛勤的劳作,身高一米七的颜龙安当时只有48公斤,真可谓“稻肥人瘦”。

  探索未知领域,需要胆大心细,更需要强烈的创新意识。颜龙安与团队带着在杂交试验中获得的宝贵的48粒种子回到萍乡后,满怀希望播下种,却怎么也不见发芽,这可急坏了颜龙安。他四处咨询请教、苦苦闭门思索、百般试验新方法,最后采用“最笨的办法”,将种子一粒粒洗干净包好放在自己贴身的内衣口袋里,7天7夜之后,48粒种子在颜龙安和科研人员的心跳声中,全部苏醒发芽,为“二九矮4号A”和“珍汕97A”培育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我国粮食基本实现自给,颜龙安又开始思考如何让老百姓吃得好,把育种方向由产量高、抗病虫害转为兼顾米质好。“752”系列组合陆续问世,其中“中优752”达到国标二级米质。为了解决杂交早稻不好吃的难题,提高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颜龙安历时近10年选育出“汕优102”,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1987年,他又在水稻中发现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属世界首创。

  1992年,因患上脑膜瘤,颜龙安突然昏倒在工作岗位上。他打着点滴在前往北京手术的火车上,急切地问妻子:“我晒在屋顶上的谷子你帮我收起来没有?”妻子看着随时有可能脑部大出血的丈夫,赌气地回答:“没有。”那些谷子中有10粒种子可是他选育出的显性核不育杂交后代。颜龙安急得要拔掉针头,妻子心痛地责怪他:“你命都难保了,还想着那些种子,是不是疯了?”火车一到北京,他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在家的孩子:“把谷子收进来,保管好!”

  繁重复杂的工作、淡泊无私的生活,颜龙安甘之若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他多年四处奔走,解决了许多知识分子夫妻分居、住房和子女就业等问题,却从未想着解决自己家人的问题。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心,建起了3栋高知楼,自己却住在狭小的旧房子里。他一直运用“高超的专业技能+包容的协作精神=人才成长的摇篮”这个公式,培养出一批批的杰出人才和业务能手。

  颜龙安说:“人的生命不单是岁月的刻画,最重要的是精神的谱写,多一点对人民的奉献,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年过八旬颜龙安,依然和自己的团队奋斗在一起,努力整合江西全省的杂交水稻科研力量,实现他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攻关目标:再育成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大幅度提高杂交水稻产量,向着优质高产多抗绿色超级稻新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