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治理 解锁“平安密码”

江西积极推进“五治融合” 提升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来源:  新法制报     |    日期:  2022年07月22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如何推进“五治融合”,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摆在全省各级政法部门面前的共同课题。日前,全省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召开,围绕“推进五治融合,增强治理效能”这一主题,总结交流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和经验。

  近年来,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牵引,我省兴国、吉安、新余、乐平、南昌市红谷滩区、宜春等六地分别围绕“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试点项目及“五治融合”,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出一条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社会治理自治强基新路子。

“百姓说事”平台

  夯实法治根基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水”

  近年来,兴国县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强化政治引领、创新红色治理,常态化开展“五红”教育、政治教育、英模教育,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筑牢政治忠诚。同时,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推动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该县传承和发展苏区干部“十个模范”工作经验,积极践行新时代党员干部“十带头”做法,推出党员干部“亮身份”、服务群众“零距离”等创新举措,打通市域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践行“夜打灯笼访贫农”好作风,将苏区时期议事解民忧工作方式融入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屋场会”“乡村夜话”“网格说事”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构建“有话敞开说、有理摆出来、有事好商量”的议事协商新模式。

  凝聚合力,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水”。今年5月,兴国县公安局长冈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埠头派出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县委信访局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公众安全感排名全省县(市、区)第11位,赣州市第3位,创五年来最好水平。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依法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瓶颈,则是吉安市的探索实践。

  注重立法质效,增强市域立法“精准度”。吉安市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补充作用和灵活功能,紧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坚持“一事一法”,如围绕城镇饮用水、农村人居环境、住宅小区管理等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9部,有效实现“小法办大事”。

  为创新法治服务,该市制定《吉安市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全市已建成14个市、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2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737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基本实现全覆盖,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刊发推广。

  推动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多举措深化青少年法治素质养成;全市共组建226支民间志愿法律服务队,遴选“法律明白人”55.3万人,带动各地乡贤能人用乡音俚语到群众中宣讲法律、化解矛盾……该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2021年,吉安市连续3年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中获前三名,连续5年依法治省年度考评优秀,连续两届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激励崇德向善

  下好自治共治“一盘棋”

  如何解决乡村德治“缺抓手、少参与、难抓实”的难题?新余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

  该市在所有行政村建立“道德积分制”,从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积学七方面设立正负清单,引导村民用德行善举换积分、赢奖励,使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治理一把无形的尺子。今年6月7日,在召开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新余市作交流发言。

  常态化运行“红黑榜”和公示制度,积极开展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省率先创建“党建+颐养之家”养老新模式,实施“小荷工程”……以力争打造德治教化全国“最优解”为目标,新余市积极唱响向上向善主旋律,厚植德治底蕴、强化德治约束、创优德治载体,把德治融入社会治理各方面,激活治理内生动力,提升社会治理质效,书写小市大治新篇章。

  在这里,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2人、“中国好人”61人,“中国好人”按人口占比为全省平均数2倍以上。在这里,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全市基层平安创建率达100%。新余市被评为“2017-2020年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为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乐平市从解决“社会资源、社会组织、社会服务”三要素入手,盘活有效资源,带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社会治理自治强基新路子。

  在建成功能齐全的5个“自治共治的立方体”(即“市民之家”及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爱心食堂”“快递小哥”和“红马甲”义警驿站)基础上,乐平市变“闲散”资源为“聚用”,构建起“15分钟群众自治圈”。

  发挥孵化基地“枢纽”作用,引育壮大社会组织,激发自治活力。该市坚持引育并重,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2个,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429个、成员10.5万人。其中,“帮帮团”志愿者协会发展成员3100名,时时活跃在街道里弄、乡间地头,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因成绩突出,被作为唯一的县级民间救援组织在全国交流会上发言介绍经验;“小蜜蜂”志愿者协会与12家快递平台共建,在全国首创“快递小哥吹哨、综治中心响应、部门单位报到”治理模式。

  创新“智治”模式

  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

  在开展试点工作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则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破重点、攻难点,创新打造“鸿鹄之智”治理品牌,开启了智慧治理新局面。

  在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突出发挥“智治”支撑作用,“鸿鹄之智”平台融合区委指挥中心、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行“三中心”一体化运作,实现全区125个基层综治中心联动管理和近千名网格员(网格融合员)扁平调度。

  打造区属政法大数据中心,融合辖区“综治专网”“天网”“地网”“VR智慧小区”等各类治理资源数据,平台形成具备全量数据资源调度能力的区级社会治理“最强大脑”。在此基础上,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理念,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与挖掘、及时研判与共享,推动社会治理向实时化、动态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变。

  辅实战,惠民生,培育“智治”成果。该区以实战思维把集中的资源“用起来”,把沉睡的数据“跑起来”,使“智治”成果真正赋能到社会治理实践之中,打造“智治+”疫情防控、“智治+”文明创建、“智治+”为民服务。其中,通过对接全省矛盾纠纷排查云平台,实现对全区矛排工作的统一收集、流转、办理。2021年至今,每月排查数均在350件以上,月均办结率达95%。同时,平台为居民提供车辆剐蹭、儿童走失、失物寻找的视频调取等服务。

  该项目荣获2022年江西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践案例“优秀试点成果奖”。

  针对市域社会治理条块协同难、资源统筹难、力量整合难等,宜春市坚持以“五治融合”为抓手,通过在政治引领中强法治思想、在立法立制中强德治精神,加强传统治理方式与科技手段相结合、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探索具有宜春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在立法立制中强德治精神,立足宜春市域特点,把社会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地方性法规,实现政策法规目标和道德导向有机统一。如,出台《宜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宜春市见义勇为及时表彰办法》等制度,激励善举义行,在全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同时,该市加强传统治理方式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开发“一基两擎三集”市域社会治理数据平台。加强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搭建了一批“老娘舅调解”“祠堂说事”等情理法多元解纷品牌调解室,既坚持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主线,又强化德治教化手段。

  该市全力打造崇德向善浓厚社会氛围,大力表彰宣传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打造宜春“好人文化”亮丽名片。目前,全市共有23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全省第一,其中有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人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良好。

  ◎文/图 徐天琼 记者龚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