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十年 说新变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2年07月19日     |    制作:  熊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时光沉淀,故事动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赣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行走在乡间田野,穿梭于街巷社区,撷取十年来老区旧貌换新颜的口述实录,一字一句,印证着奋进的轨迹。

  红色讲解员、高铁司机、家庭农场主……他们是普通的奋斗者,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共同见证了江西这片红土圣地的山乡巨变,感受着江西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澎湃活力。以下是他们的口述。

  江西提速

  口述人:雷辉(南昌铁路局高铁司机)

  因为父亲的缘故,我从小就想当火车司机。

  父亲以前是向塘机务段的一名副司机,开的是蒸汽机车,速度很慢。我年少的时候就经常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能当上火车司机,一定要开最快的那种车型。

  2000年,我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圆了自己的司机梦。这些年,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动车组,从时速80公里到300公里以上,在一次次提速中,我亲眼见证了我省铁路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江西铁路建设成效十分明显的一段时期。昌九城际、向莆、沪昆、合福、赣瑞龙、武九、九景衢、浩吉、昌赣等重大铁路项目陆续建成投运,江西高铁里程已突破2000公里。

  那一个个时间节点,如今想起来,仍让人心潮澎湃。比如,2014年9月16日,沪昆高铁江西段南昌至长沙段通车,江西迎来时速300公里的高铁;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江西实现市市通动车;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开通,推动苏区更好地融入湾区。

  每一次提速,我都会主动报名。很荣幸,2019年12月26日,我成为昌赣高铁的首发列车司机,驾驶G5034次列车,从赣州西开往南昌西。那一刻,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我家在赣州,单位在南昌,日常通勤要在两地之间往返。昌赣高铁没通车之前,我从南昌回赣州要花大约5个小时。通车之后,赣州至南昌最快铁路旅行时间缩至1个多小时,我回家更方便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幸福感更强了。

  赣深高铁开通以后,赣南首次有了直达广东的高铁列车。赣州至深圳的最快铁路旅行时间由5个多小时压缩至2小时以内,南昌经赣州至深圳的最快铁路旅行时间压缩至3个半小时左右。现在我们这些跑赣深高铁的司机,早餐吃完米粉出发,到了深圳还能赶上早茶,换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驾乘和谐号和复兴号列车出发,在铁路沿线,我们也可以看出家乡一年更比一年好。最直观的印象是,沿途青山绿水,好像一幅幅山水画。以前的荒山,变成了一个个脐橙园。

  列车提速,高铁“朋友圈”扩大,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出行半径不断延伸。期待江西更多的县市通高铁,大家都有机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种子”破土

  口述人:毛浩夫(井冈山双语讲解员)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his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Revolution: the Chingkang Mountains.”作为一名双语讲解员,每次接待外宾时,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英语开场白,大意为“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这座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是我的出生地。后来,由于上学的关系,我离开了家乡。2012年从英国硕士毕业后,我回到江西,最开始在南昌一家银行工作。在爷爷的影响下,2016年,我辞职回到井冈山,担任双语讲解员,主要宣讲井冈山精神。

  我的爷爷叫毛秉华,生前担任过井冈山博物馆馆长,他50年坚持义务宣讲井冈山革命故事,弘扬井冈山精神,被誉为“井冈山精神守望者”。

  我回国时,爷爷已到耄耋之年,此前做过心脏手术,身体不太好。即便这样,只要当时身体条件允许,他还是会下乡调研、宣讲。在照顾爷爷的那几年,我多次陪着他在省内外宣讲井冈山精神。和爷爷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的坚守和奉献感染着我,我对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16年夏天,我决定回到井冈山,接过爷爷的接力棒,宣讲井冈山精神。对此,爷爷十分高兴,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希望你成为井冈山上一颗红色的种子,在这片无数革命先烈挥洒热血的土地上坚实成长,快乐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成为我真正的同事、真正的战友。”

  谨记爷爷的叮咛,我一直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红色讲解员而努力。“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新时代,井冈山精神更多地体现在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井冈山工作的这几年,我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2月,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井冈山人民以这样的实际行动,告慰历史、告慰先烈。在每次宣讲过程中,我都会把这些所见所闻融入讲稿,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井冈山精神的力量。

  2019年11月2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江西省委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南昌举行。我作为5名基层群众代表之一,面对现场来自60多个国家、50多个政党的300多名嘉宾,分享了自己开展双语宣讲的心路历程。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井冈山精神宣传员而倍感自豪。

  如今,除担任现场教学老师,我同时也负责毛秉华工作室的日常运转。近期,工作室正在筹备名为“旧物初心”的线上课程。我希望更多人通过这样的课程了解井冈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故事,我也将继续做好双语讲解员工作,更好地传承井冈山精神,讲好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繁荣的故事。

  “创”有所成

  口述人:邱敏(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家庭农场主)

  时间过得真快,我转行当职业农民已经8年了。

  我大学的专业是旅游和酒店管理,2006年毕业后,曾在福建当了4年导游。2010年,我随爱人回到铜鼓县工作,起初在一家银行担任大堂经理。因为从小就有当农场主的想法,2014年,我决定回到出生地排埠镇黄溪村,开办属于自己的农场。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听说我要从银行辞职回来开农场,他们十分不理解。在多次沟通之后,他们慢慢对新型职业农民有了些了解,开始支持我的新事业。

  创业开农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重重。我对农场的定位是休闲生态园,主要种植红心火龙果、番石榴等热带水果。从筹集资金、寻找场地、学习技术,到购买种苗、引进设备、搭建大棚,我们在省内外一路调研、一路学习,吃了不少苦,也长了许多见识。还记得创业之初,由于没经验,在之前种植玉米的地里种上了火龙果,结果遭遇了难缠的害虫斜纹夜蛾,一家人不得不熬夜捉虫,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

  农业技术可以一点一点学,但资金缺口的问题却不能拖太久。2014年,我想赶在霜冻来临前给火龙果搭好大棚,但缺少大约120万元资金。说来也巧,那一年,铜鼓县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并在全省率先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赶上了这个好政策,我以100亩土地5年的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获得了80万元贷款,加上农业项目补贴,一下子就解了燃眉之急。

  熬过了最难的一年,后面几年,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农场的经营十分顺利,也渐渐有了些名气。人气最旺的时候,农场一年可接待省内外研学、旅游等团队100多个。我个人也获得了全国“十佳乡土科技人才”称号。

  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2018年,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还是省级贫困村,村支书找到我,希望我能帮他们村引进好的农业项目。经过调研,我们决定在红群村种植甜橘柚,带动一批贫困户就业。第二年,红群村有了一定种植基础后,我又指导村民种植大棚麒麟瓜,不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达到了预期。2020年,红群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我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这些年,我和乡亲们一起劳作、一起创业,帮他们跑项目、卖产品。我们亲眼见证乡村蝶变,今非昔比。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让我愈发坚信,投身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眼下,我正计划在农场旁边建设民宿。民宿建成后,相信会有更多人走进黄溪村,感受乡村振兴新图景。

  青山“归来”

  口述人:龚雪云(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青山村村民)

  我今年70岁,是土生土长的安源区青山镇青山村人。在我小时候,这里山清水秀,村口的泉眼涌出的水流十分清澈。

  20世纪50年代,村里出现矿厂,我也跟着下矿挖煤。高峰时期,村里有焦宝煤矿等5家集体煤矿,另外还有大大小小三四十家煤窑。

  一开始,煤矿给全村人带来的是财富。想当年,我们村里的人是全市第一批买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几大件的。那时候我们戴着手表出门,喜欢把袖子挽得高高的,为的就是让别人能一眼看到手表。

  时间一长,煤矿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就出现了。比如,煤矿开采通常都要深入地下几百米,地下水资源因此受到影响,我们村口的泉眼慢慢干涸了,2000年前后就看不到水流出来了。因为煤矿厂多,粉尘飞扬,家家户户都不敢开窗。大家晴天出门不敢穿白衣服和皮鞋,因为一穿出去就脏;雨天也不敢站在树下,顺着树叶滴下来的全是黑乎乎的脏水。

  以前我们这片山上有桃园、梨园等各种果园,大家经常上山采果子,下河抓鱼摸虾。采矿后,树少了,山秃了,青山村的青山变样了。2012年左右,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煤矿厂一家家关停。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或者做生意。

  后来,我们这里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土路被修成了水泥路,村里也通了网络,今年年底还要通天然气。特别是2018年以后,为了修复矿山,安源区在我们村建起了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不仅多了中草药种植园,新栽了很多花草,还增加了观景平台和游步道。这两年好多人来养生小镇玩,我们走出家门经常能碰到游客。

  更让人高兴的是,去年,村里那口泉眼又“活”了,哗哗地往外出水,跟我们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看到村里环境变好了,还能吃上“旅游饭”,有些在外务工的人回到家乡,还有被儿女接走的老人又回来养老了。

  绿水在,青山也在,我们的青山村又回来了,真好!

  本报首席记者 万仁辉 策划/整理

  本报记者 袁荣穗 摄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