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中听民意 祠堂里化纠纷

寻乌县南桥镇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模式

来源:  新法制报     |    日期:  2022年07月04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来来来,喝杯茶!谢谢你们教我们法律知识,我们这些老人家才能和法治社会接轨!”“食茶”是刻印在客家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有什么事食杯茶来讲”是客家人最为直接的沟通交流方式。

    近年来,寻乌县南桥镇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模式,将依法调解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基本前提,将客家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结合,提前预防矛盾,良好化解矛盾,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一起议、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闲置“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南桥镇高排村陈氏云魁公祠——大夫第是一座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客家宗祠,是宗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情感、道德教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桥镇深入挖掘这一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祠堂为“战地”,进行普法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巡回法庭”进祠堂、在祠堂内设立“红黑榜”“守法规知礼让”专栏等,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同时,在祠堂设立“宗祠调解室”,逐渐形成了“有事到祠堂说、有理到祠堂讲、有纠纷到祠堂”矛盾纠纷调处模式。

    今年2月,高排村陈某两兄弟因赡养和土地、财产继承问题存在矛盾纠纷矛盾再次激发引起激烈争吵,于是来到“宗祠调解室”。两兄弟被“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孝弟宜敦也”这些宗亲文化劝导,最终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客家文化助力基层治理

    “食茶”是客家人的传统文化,家规家训是客家人的行为准则。南桥镇通过学家训、立家训、传家训等方式创新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引领新时代文明风尚,将家规家训吸纳进村规民约中,固化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制度。依托宗祠常态化开展家规家训宣传、学习活动,让家规家训蕴含的丰富哲理更加深入人心。

    南桥镇以茶汇集村民,了解村民思想行为动向,排查隐患、调节矛盾、解开群众心结,实现“一杯茶暖人心,一杯茶解纠纷”。同时,在“食茶”聊天中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民法典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截至目前,该镇运用“食茶调”方式,解答群众咨询462次,收集矛盾信息50余条,化解纠纷案件35件,通过家规家训劝导平息矛盾纠纷42场次。

    “长者”调解队化纠纷

    “大伯,您权威,您评评理!”近日,在产生矛盾纠纷时,村里年轻人喊来一位长者进行调解。

    “尊老敬老”“以老为尊”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南桥镇利用这一传统习惯,挖掘村里的老干部、老军人、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等资源,将他们吸收到基层社会治理队伍中来,组建“长者”调解队,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村情熟、具有公益心和德高望重的独特优势,参与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目前,“长者”调解队共有41名“五老”人员。据悉,2021年以来,“五老人员”共调处矛盾纠纷75件,其中一般纠纷52件、复杂疑难纠纷20件、重大纠纷3件,案件涉及金额总计1.3万元。实习生徐天琼 记者熊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