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法制网 >> 专题 >> 江西省农业农村法治建设 >> 普法

创新工作举措 畅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江西稳步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

来源: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    日期:  2022年04月29日     |    制作:  曾若晨     |    新闻热线:  0791-86847086

  “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是构建新发展时期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机制、畅通普法‘最后一公里’的创新方式,也是提升普法精准性和有效性、增强乡村依法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日,省农业农村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我省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情况时说道,自《农业农村部、司法部关于印发〈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以来,我省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凝聚工作合力,稳步推进全省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

  高位推动

  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全面“开花”

  2021年11月25日,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司法厅印发了《江西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从2022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认定工作,力争到2025年年底覆盖到全省每个行政村”;同年12月,再次联合省司法厅在新建区溪霞镇举办了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年宪法宣传周暨首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宣传活动”启动仪式;12月伊始,全省11个设区市紧随省农业农村厅的脚步,结合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各地实施方案......一系列的行动措施标志着我省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全面启动。

  为积极推进全省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全面“开花”,我省全方位推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宣传发动工作。2021年10月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上,深入解读了《江西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施方案》。2021年12月2日,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司法厅共同举行了首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宣传活动,开展“农村法治大讲堂”,并邀请法律专家、溪霞镇示范户代表等现场授课讲法,生动讲述学法用法故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聚力统筹

  培育及已纳入培育计划示范户3652

  “想要‘精准快’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仅靠单一力量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融合多方力量聚力统筹推进。”该负责人表示,自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开展以来,我省针对实际情况纵向联动合力,多部门协同大力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

  记者了解到,该厅联合省妇联共同印发了《关于组织发动妇女“法律明白人”家庭参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的通知》,积极引导妇女“法律明白人”参与家庭自荐,带动农村家庭学法用法,争取到2025年底,全省每个行政村均有骨干妇女“法律明白人”家庭成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法治素养、增强乡村依法治理能力,该厅还联合省乡村振兴局计划举办3期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省级培训班,由251家省派单位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遴选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49名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家庭农场主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共计300人参训。培训结束后将对合格的示范户颁发全国统一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标志牌”,并引导示范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

  “目前,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司法行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妇联组织等单位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分工合作,做到了任务具体、责任明确、目标清晰。”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4月12日,全省已培育及已纳入培育计划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652户。

  厚植优势

  多措并举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如何确保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取得实效?省农业农村厅积极适应农业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形势新定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分工责任,统筹部署安排,多措并举推动示范户培育工作。

  在日常的培育工作中,我省将示范户培育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内容,组织编写江西高素质农民培育教材《农民轻松学法用法》,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出版并作为培训用书。同时,积极开设线上线下学法用法课程,利用江西农业农村厅官网、法治江西、赣服通(农业农村掌上服务专区)等平台优势,设立“学法用法专栏”,拓宽新媒体在农业法治宣传教育的运用,并充分利用“法律明白人网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服务法治乡村建设的学习阵地。

  此外,建立“结对子”“建基地”服务举措,发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开展与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育指导和跟踪服务。着力打造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动员各地多形式、多途径创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法治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和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法治驿站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具备法治普及功能的单位机构,依托农业企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了3094家农村法治教育基地,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游婷 记者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