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宪:普法路上“追梦者”

来源:  新法制报     |    日期:  2021年10月2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编号1003

  人物简介    

  王文宪,1954年出生,南昌铁路公安处退休民警、一级警督警衔,现为多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受聘担任南昌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南昌市青少年义务校外辅导员、东湖区关工委“关爱报告团”副团长、东湖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义务法治教导员。

王文宪在学校开展法治教育

  核心提示

  干练的服装、利落的发型,从警34年的经历在王文宪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他胸怀法治梦想,一直为自己的警察职业而自豪,因为这份职业让他有机会帮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使他成为众人眼中的“王警官”、孩子们最喜欢的“王叔叔”。他行走在公益普法的道路上,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满腔热情坚持21年送法进校园,把法治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闲不住的“退休人”

  10月11日,王文宪带着新编的讲义步入了南昌市滨江学校的大讲堂。当天,他分别围绕“健康成长 责任担当”和“行为规范 人生大单”两个主题,给初中学生上法治教育课。王文宪的一节课时长2个小时,三个年级的课上下来,他的嗓子有些嘶哑。但在课堂内外与孩子们交流互动时,他总是哈哈大笑,不见半点疲态。    

  2014年,从警34年的王文宪正式退休,可公益普法的工作担子没有放下。记者采访时,看到他的一周计划表里,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下周六要去学校给教师们上课,讲义还要重新构思和编写。”这也是王文宪讲课的一个习惯,他总是会根据上课对象的不同,对讲义进行改编。    

  如今,他针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形成了涵盖成长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家校互动等多个版块的普法内容,版块内设置的每个主题根据对象需求、年龄层次的不同,有几十个不同版本的讲义,方便学校按需选择。   

  “6点起床,有课就上课,没课就写讲义,每天要忙到次日凌晨。这退休后的生活,比在岗时还忙。”王文宪笑称,虽然偶尔也会感觉疲累,但每次走进学校,看到学生天真无邪的笑脸,都觉得“值了”。

  21年校园公益普法路

  2000年,辖区滨江学校的一名学生在放学途中被人敲诈勒索,恰好王文宪和同事途经发现并制止。“经过深入了解,这个学生被敲诈勒索不是第一次了,但他不敢报警,也不知道怎么报警。”    

  这起案件深深地触动了王文宪,也让他意识到,学生法治教育刻不容缓。于是,他走进滨江学校毛遂自荐,给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警察在我身边”主题报告会,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王文宪的校园公益普法之路就此开启,他一直坚持走到现在。    

  “头两年,讲课内容干巴巴的,教育效果有限。”王文宪开始反思,决定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让法治教育真正贴近学生内心。    

  2002年,“给王叔叔一封信”活动在滨江学校拉开帷幕,鼓励学生每年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都与王叔叔分享。21年来,他先后收到学生来信1.7万封。每次收到信后,王文宪都要拎出要点,对在信中流露出思想不稳定及家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及时找班主任或上门家访沟通,并逐个与学生一对一谈心。    

  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案例,也化作了王文宪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时的生动素材,其教育效果和影响事半功倍。

  开拓公益普法新天地

  2014年,王文宪退休了,普法宣讲邀约纷至沓来。截至现在,他已担任了24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    

  因长时间与学生“打交道”,王文宪逐渐变成了一个“多面手”,除了常规的普法宣教,他还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指导家庭教育。    

  他的“朋友圈”逐渐从校园延伸至校外,并因此先后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教育部)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这是信任、是肯定,也是我工作的动力。”21年间,王文宪先后受邀在南昌、九江、上饶、宜春等地50余所(个)学校、机关单位、社区以及社区矫正执法大队、监狱,开设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心理辅导等课程累计1700余(堂)次;当面接待或通过电话开展一对一指导、心理纾解超2000人次;服务对象遍及师生、家长、社区居民、司法工作人员,以及社区矫正对象和监狱服刑罪犯等,受众达30余万人次,开拓了社会公益普法新的天地。

文/记者李书贤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