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联谊联防制 护佑一泓清水

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开展水域综合治理 鄱阳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来源:  新法制报     |    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一泓清水,通达八方。水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利用长江、赣江航运优势,着力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鄱阳湖船舶流量也随之增加,带来了湖区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安全监管压力巨大等诸多问题。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为维护鄱阳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该厅依托联谊联防机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参与鄱阳湖水域综合治理,紧密结合水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船舶超载治理、“僵尸船”清理整顿、非客船载客整治、执法攻坚及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对各类影响湖区水上交通安全稳定的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打击,湖区水上交通安全持续稳定。

  重拳出击

  治理船舶超载超限

  全长5500米的九景衢铁路鄱阳湖特大桥横跨鄱阳湖上,每天有近百趟列车要在大桥上通过。九江桥工段琵琶湖路桥养修工区的工人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沿桥巡护,除了用眼睛逐段“扫描”鄱阳湖广阔的湖面,他们还要为跨江大桥设备进行“诊断把脉”,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扩音喇叭,是工友们巡护的利器。由于大型船只最容易给大桥造成伤害,尤其是挖砂轮和吊机船,船上的呆架、腕臂及挂钩高度超限,很容易撞伤大桥钢梁。所以,工友们就需要使用大功率喇叭向船只喊话,拦停船舶。

  “封航前,大桥这儿往来各类船只很多,眼睛都快看花了,目前船只相对少了些,但是有可能危及到大桥安全的船,一条也不能放过。”他们只是鄱阳湖上守桥人的一个缩影,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守桥人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持续坚守。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也在湖区范围内持续开展。

  “我们在鄱阳湖区持续加强‘超限’船舶管控。特别是在汛期加强对赣江、信江下游水域‘超限’船舶的管控工作。”据介绍,我省近年来已对湖区上游赣江吴城老河口至丰城曲江码头段水域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总长超过90米、总宽超过16.2米、载重超过5000吨的船舶进入管制水域。

  据统计,2020年以来,共出动执法船艇1579艘次,执法人员8697人次,检查船舶5023艘次,发现“超限”船舶223艘次,劝返53艘次,处罚113起,暂扣各类有效证书23本,有力保障了鄱阳湖区重点水域桥梁安全。

  此外,在超载船舶治理方面,

  也已强化对采区运砂船的源头管理,重点加强对省内短途砂石运输船舶的整治力度。通过全面实行采砂船备案制度、运砂船进出港报告制度和船舶干舷复核制度,对达不到规定干舷要求的船舶,坚决不予放行,并强制减载。2020年以来,共开展船舶干舷复核5099艘次,减载2121艘次,减载河砂15.8万余吨。

  强而有力的整治手段,护佑了一湖清水的安宁。

  守护绿水

  开展船舶防污染专项执法

  去年11月,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海事直属大队联合庐山市、都昌县、濂溪区等执法部门开展船用燃油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对鄱阳湖区水上加油站成品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查。

  执法人员首先对成品油运输船舶进出港和装卸作业审批,成品油经营企业、运输船舶和作业人员从业资质管理进行了检查,并要求企业加强日常巡查监管,防止低劣燃油进入辖区水运市场。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向各企业、船员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内河船舶使用燃油标准的要求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防污染意识,严格落实防污染各项规章制度。

  全面推行退捕禁捕政策,是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还湖区一片碧水蓝天。

  据介绍,自鄱阳湖实行禁捕退捕以来,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九江市采砂办、湖区水上消防等部门持续对湖区的流动加油船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查处船舶未按规定要求排放生活垃圾、废水、废油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湖区共查处船舶防污染类违章行为114起,有力保障了“一湖清水”入长江。

  各式各样的技防手段也为鄱阳湖区污染防治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们充分利用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湖区船舶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行船舶防污染非现场执法。”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印发《关于持续深入推进全省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活动方案》,湖区交通运输执法机构也在扎实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我们还加大了现场巡航执法检查力度,实施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船舶的监督,做好湖区船舶及其作业活动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该负责人表示。

  保障民生

  协助做好禁渔退捕工作

  伴水而居的渔民一辈子以水为生,除了捕鱼的本事,似乎无所依傍。为积极推进退捕渔民再就业,4月20日,九江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第一期退捕渔民转产培训在永修县吴城镇政府三楼培训室开班,这也是省交通运输厅依托自身行业特点,协助渔民转产就业的一项有力举措。

  培训分两期,永修县吴城镇退捕渔民共计80名学员参加。培训以内河船员技能学习为主要内容,围绕水上基本安全知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两个环节,培训时间为12天。培训课程的学习结束后,学员通过海事部门考核,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记者了解到,包括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省交通运输厅还协调了上饶市龙翔船员培训学校为湖区范围内共950余名上岸渔民,开展了多期船员培训,帮助渔民掌握船员相关技能并考取证书,协助做好湖区渔民上岸就业,真正实现“禁得住、退得出、能致富”。

  渔民上了岸,湖上渔船也要及时清理。

  为此,省交通运输厅还协助开展了涉渔“三无”船舶(即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清理整治,积极与农业农村、公安、水利等部门开展联合巡航,对全省重点水域开展涉渔“三无”船舶整治行动。2020年以来,共出动执法船舶1045艘次,执法人员3862人次,参加联合执法399次,协助查处涉渔“三无”船舶305艘,协助拆解涉渔船舶189艘。

  “疫情防控期间,进入鄱阳湖水域内的运输船舶及停泊在港区锚地的外籍船舶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在开展定期检查,严格控制船员离船上岸的同时,也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靠港和锚地船舶供应米、油、菜和煤气,确保水路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据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累计调度来赣重点船舶760艘次,并开辟“绿色通道”,为500余艘船舶代购代送价值20余万元的各类生活物资。对本港籍船舶相关过期证书提供了自动展期服务。

  强化监督

  严打水上非法载客

  赏蓼子花、观候鸟、采藜蒿、挖马蹄……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鄱阳湖畔各式各样的踏青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随着大量游客涌入鄱阳湖沿岸,永修县吴城、南昌市新建区南矶山等湖区核心保护区,为前往湖心滩涂地观赏蓼子花,部分游客会选择乘坐当地渔船、自用船等非客船,这类非法载客行为严重威胁湖区水上交通安全。

  2018年,我省就曾印发《关于加强鄱阳湖区乘船赏花观鸟等活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沿湖海事、港航管理部门立即对辖区内出现乘船赏花、观鸟等行为的水域进行全面摸排,全面掌握辖区群体性水上出游活动动态。

  “渔船、农用船的船主受利益驱使进行的非法载客运输活动,对群众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也成为了湖区水上交通的一大安全隐患。”据介绍,近年来,交通海事部门积极加强与湖区地方应急管理、水上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执法联动,共同治理非客船载客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我省共出动执法人员694人次,并与水上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96次,查处非法载客行为39起,为维护湖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

  “我们还将积极对湖区非客船违法载客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厅将会同属地公安、渔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非客船载客行为的查处力度,杜绝群死群伤水上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抓好湖区敞开式船舶救生衣专项检查,重点针对交通船、钓鱼船等敞开式船舶开展穿着救生衣专项检查,联合农业农村、水利和沿湖乡镇政府等部门齐抓共管,防范乘船人员因未穿着救生衣导致的落水溺亡事故发生。

文/图 金紫骏 熊伟健 记者李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