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车间”撑起致富“大梦想”

上饶市委政法委倾情帮扶铅山花亭子村 激发村民创业热情带领大家奔小康

来源:  江西法制网     |    日期:  2021年03月24日     |    制作:  喻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花亭子村位于上饶市铅山县永平镇,村域总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810户,总人口3200人。据了解,该村是“十三五”贫困村,人多田少,农民的收入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务工为主。

  近年来,在上饶市委政法委的大力帮扶下,花亭子村产业形势发展良好,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2019年以来,全年贫困户人均可计纯收入1291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7.982万元。据统计,花亭子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97人,已脱贫32户96人。

  开展公益岗位人员培训,鼓励贫困户通过就业自主脱贫

  入股合作社 “蔬果不愁卖不出去!”

  8月20日,记者来到花亭子村采访。在花亭子村村口马路边上,有村民支了一个露天帐篷,向过往车辆、行人售卖蔬果,数量不多但种类十分丰富,西瓜、甜瓜、白萝卜、小白菜等蔬果摆放有序。

  “这些蔬菜水果都是我们合作社种植的,绿色无公害,根本不用愁卖不出去。附近一些企业、学校的食堂也会来采购。”正在路边售卖蔬果的村民徐国富说。

  花亭子村人多地少,支柱产业不突出,村民主要靠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增收。近年来,花亭子村通过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和支持产业致富能人带动发展主导产业。2018年成立的铅山县国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花亭子村兴办的一项扶贫产业。

  据了解,上饶市委政法委积极帮助驻村工作队通过四处跑项争资,成功为合作社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带动贫困群众的发展,上饶市委政法委指导驻村工作队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让贫困户与铅山县国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以上级扶贫资金入股。在项目合作期内,为贫困户和广大群众提供农产品购销、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同时,为了加快推动脱贫致富,花亭子村既发展手工加工车间、资产收益等“短平快”的扶贫产业,又因地制宜实施了蔬菜种植、山茶油种植等“后劲足”的扶贫项目。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发动贫困户参与发展规模化特色增收产业,提高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克服依赖心理和“等、靠、要”的思想,实现了党建与产业双促进、双提升。

  “我们还会组织贫困户参加铅山县就业局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组织村致富带头人徐国富向贫困户传授交流种植、销售经验,帮助村民们提高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能力。”上饶市委政法委驻村花亭子村第一书记殷慧说。

  引进BOT模式 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8月20日,在花亭子村的折叠菜罩伞骨来料加工车间,贫困户张端林正在车间忙碌着。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说完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2016年10月正值壮年的张端林患上了脑溢血,在家休养身体,失去了劳动能力。父母均患轻度脑梗,常年吃药,两个小孩都在读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妻子在超市打零工,生活十分困难。

  得知这一情况后,上饶市委政法委派驻驻村工作队多方打听,积极联系浙江一加工厂,引进了折叠菜罩伞骨来料加工车间,介绍张端林担任车间管理员,为含6名贫困户在内的50多名村民提供了创收增收的路径。他们还利用驻村工作经费为张端林等困难户子女缴纳学费,解决贫困家庭孩子读书难这一问题。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引领广大基层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上饶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花亭子村在上饶市委政法委的帮助下,通过招投标程序,采用BOT模式(即建设-移交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将新村委会旁边的花亭子村返乡创业中心项目工程承包出去。

  据了解,花亭子村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重点任务,因地制宜,依托区域优势,发展“服务创收型”等多形式集体经济,打造了返乡创业服务中心大楼项目,采用BOT模式,激发永平籍在外工作及创业人士返乡创业热情,推动返乡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统计,花亭子村现有店铺、土地租金等收入每年10多万元,从2020年开始每年还将从引进的手工加工企业收取不少于5万元的服务创收型集体经济收入。

  同时,花亭子村还对群众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扶贫政策和实用技术、基础劳动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能力,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以此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

  为民解难题 “我如今有个书记闺女了”

  贫困户王火倪是村里的五保户,2017年识别为新增贫困户,在上饶市委政法委的帮助下入住了村集体公益房。2018年,王火倪生病卧床不起,第一书记殷慧将他送到上饶市人民医院详细检查,确诊患有鼻咽癌。

  为帮助王火倪争取最大医疗保障、农村贫困户扶贫户医保,殷慧前后咨询了永平镇卫生院院长、市肿瘤医院等相关工作人员,并与王火倪唯一的哥哥商议治疗方案。

  “我今年65岁了,无儿无女的,现在别人都说我如今有个书记闺女了!我很开心!”在殷慧的细心照顾下,王火倪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这也让无儿无女的王火倪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据了解,王火倪住的集体房目前有4户人家,都是贫困户,“我们都相互有个照应的,有事都会第一时间帮他,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给殷书记打电话,书记大半夜也会来帮我们的。”王火倪的邻居说道。

  由于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老人成了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养老难”问题逐渐凸显。

  去年10月,花亭子村启动建设“老年幸福食堂”,老人们每月只需交纳一定的伙食费,一天三餐都能吃上荤素搭配、营养可口的饭菜。同时,“老年幸福食堂”还配备娱乐室、阅览室、休息室等,为老人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已有11名老人享受到了该服务。

  幸福食堂不仅减轻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有效缓解了留守老人精神孤独的问题,也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特定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花亭子村帮扶干部会深入贫困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谈心,详细宣传讲解脱贫攻坚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脱贫成效,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走访慰问赠送慰问品,强化结对帮扶干部与帮扶对象的沟通联系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率。

  同时,为了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上饶市委政法委的帮助下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600余万元,对花亭子村主、次干道以及通自然村便道共5.2公里进行了整修,并新修了一条长1800米的安全饮水项目,还新建了一幢占地15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村里的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网格化+扶贫” 干群连心共建和谐乡村

  疫情防控期间,花亭子村村干部坚守安全防线,严防以待。村民们带来方便面、矿泉水、饮料等物资资助村委会,还协助村干部值守卡口防线,加强乡村疫情防控工作,全村人民共渡难关。

  “本来,我们村发生矛盾是由专门人员进行调解,但大部分村民都会产生抵触心理。自从开始实施‘网格化+扶贫’模式,我们村民一起发现矛盾、参与矛盾调解,现在许多矛盾化解起来很是轻松了。”贫困户陈丽丽说。

  7月11日,花亭子村村党支部书记钟顺华接到网格辅助员陈丽丽的电话:“书记,我隔壁邻居昨天因交通事故死亡,当事双方正在家门口吵着,情绪十分激动,请您赶紧过来。”接到电话后,钟顺华立即联系花亭子村民间讲理会金牌调解员高瑞祥,前往现场参与调解。

  经过深入细致地做双方思想工作,最终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并达成一致。双方代表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的时候,一场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的矛盾纠纷终于及时妥善解决。

  据悉,花亭子村整合了便民服务和综治维稳,通过上饶公众APP中打造的线上综治中心,与线下实体功能相结合,构建了“线上预约、线上线下双处理”的工作模式,重点打造了民间讲理会,调解村民矛盾。

  花亭子村划分了4个网格并配备4名网格员,网格员基本由村干部担任,他们利用上饶公众APP进行问题发现、信息采集、联络社情、治安巡查、调处纠纷、便民代办、宣传政策等工作。

  同时,为了帮助贫困对象了解接触新的工作方式,花亭子村实施“网格化+扶贫”试点工作,即在33户贫困户家庭成员中每户聘用一名能胜任工作的为网格辅助员。

  2017年10月30日,33名网格辅助员经培训合格全部上岗,聘期为三年。网格辅助员主要通过上饶公众APP上报信息、参与化解矛盾、协助信息采集和开展政策宣传工作,有效发挥了贫困户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截至目前,网格员共代办村务2100余件,为村民服务2900余件,大力激发社会自治活力,办结率达到98.5%,好评率达到97.9%,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

  文/图 夏宇 记者陈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