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 良治善治

——视频连线我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畅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来源:  江西法制网     |    日期:  2021年03月24日     |    制作:  喻亮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访谈嘉宾:

  张鸿星 全国人大代表抚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许 锐 全国人大代表瑞金市委书记、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罗来昌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冯 帆 全国人大代表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江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史 可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科协主席

  龙国英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南昌市委会主委,南昌市副市长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加强法律援助,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出了诸多目标。

  如何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全面梳理社会治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短板和不足,将疫情之“危”化为创新社会治理之“机”?5月27日晚,我省4位全国人大代表和2位全国政协委员走进“云访谈”直播室,聚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一主题,讲做法、谈经验、说问题、提建议。

  文/记者杨静

  以基层基础为抓手 打通社会治理微循环

  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主体在基层,任务在基层,很多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哪些经验?

  张鸿星:疫情防控考验着基层治理水平,同时也为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了契机。疫情防控期间,抚州市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全面夯实疫情防控的基层基础。

  我们创新推行“临时党支部+社区党员+机关党员报到”制度,引导2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的小区参与疫情一线防控工作。同时,在城区推行“社区网格服务站-小区网格长-楼栋单元网格员”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在农村推行以行政村为大网格、以自然村为小网格的管理模式,把网络化防控体系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群众路线。一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二是要更加充分地依靠群众,善于发动群众,主动引领群众,不断提升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大力推广南丰“和事佬”、临川“说事堂”、金溪“夕阳红”等群众自治经验做法,推动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许锐:瑞金市将17个乡镇239个村居划分为982个单元网格,将城区划分为43个大网格。通过网格,各种信息得以迅速上传、汇集、研判、分类,各种管理责任逐级向下向前延伸直至最微观的治理单元,将农村、社区、街道打造成为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

  但是,网格对社会力量资源整合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网格员应对突发事情专业能力不足、群众自治参与的动力尚未被完全激活等短板也在这次疫情中显露。下一步,将重点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构建以网格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员为纽带、网格群众组织和社会力量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体系,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有序局面。

  罗来昌:基层的事情纷繁复杂,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要打通社会治理微循环,一是要坚定党对基层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二是要突出网格化管理,为乡村治理打造“铜墙铁壁”;三是要完善乡村应急机制,加强乡村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四是要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引导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以法治为核心 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问:法治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江西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防控方面有哪些积极举措?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者依法行政能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法治获得感?

  冯帆:依法防控需有法可依。早在今年2月10日,江西就审议并通过《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承担疫情防控职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更加重视依法行政,每一项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前,都积极咨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做好法律咨询和合法性审核,确保合法合规。

  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者依法行政能力,我建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对县、镇级政府的防控措施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划定基层行政组织行为边界。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时,基层行政组织要注意遵循“比例原则”,选择对社会、对个人影响最小的措施。要有“共理心”,采用温情执法,特别要注意依法保障群众的人格尊严、个人隐私等基本权利,避免不文明、不人性化的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将村(居)法律顾问、公益性律师调解、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等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

  张鸿星:下一步,我们将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再发力。一是推动科学立法,重点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村(组)社区网格化管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二是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对执法过程中的过激做法及时进行纠偏,全面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推动全民守法,不断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丰富普法宣传内容、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

  以大数据为支点 释放社会治理效能

  问: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疫情预警、传染溯源、公众防护和复工复产方面都有亮眼表现。请问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社会治理带来哪些机遇?存在哪些短板,如何应对?

  史可:江西在全省范围内推出赣通码,利用数字化手段“管住重点人,放开健康人”,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体现了这几年来数字化治理的成效。

  但是,问题亦不容忽视。数据显示,目前社会对大数据的需求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但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仅为10%,基础建设的缺口仍然很大。此外,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千差万别,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以及大数据技术人才的缺口,都限制了“智治”的步伐。

  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新基建”国家战略的引领作用,加快各地工业互联网、5G、智慧城市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覆盖范围;二是加快全局性、基础性数据库和各重点业务系统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进一步清理相关部门间协同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尽快消除“信息孤岛”;三是引育并重,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大数据人才。

  龙国英: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将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转变、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这些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下一步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泄露等风险能否得到控制,技术与治理能否进一步深度融合,各个平台之间能否正确分工、避免重复竞争,都是关系人民群众感受的关键问题。只有不断创新,为群众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才能推动社会治理体系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