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努力打造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江西样板”

来源:  江西法制网     |    日期:  2020年05月12日     |    编辑:  曾若晨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大余县青龙镇畲族社区实现了“灾区变社区、社区变景区”的锐变,南昌、抚州、鹰潭、九江等地联合气象部门开展“首席预报员进社区”活动......

  对于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我省积极推进,在高标准完成常规创建动作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努力做到自选动作有特色。

  2020年,我省将全力推动大余县打造全国首批综合减灾示范县典型样板,力争创建40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80个省级示范社区、15个示范乡镇、3个示范县。

  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

  新城镇位于大余县东北部,是赣州市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地理构造以山地和低洼地为主,历年以来都是大余县减灾工作的重点镇,章江河流经的低洼区域极易发生河水倒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面对挑战,新城镇始终站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综合减灾,6个社区先后荣获国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新城镇荣获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为抓手,在硬件上提升全镇减灾能力。该镇修筑防洪堤22公里,疏通拥堵河床8公里,全面治理采砂、占用、河道、肥水、养鱼等乱象,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拆除加固危房,对隐患点的住户实行整体搬迁,共拆除危房40余万平米,加固20余万平米,整体搬迁65户,新建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增强排涝能力,全面加固水库、山塘、堤坝,确保控水能力。改造高标准农田,改造水渠,增强农田灌溉和排洪能力,共改造农田2万余亩,改造水渠132公里,打造工艺林,共计实施退耕还林1万余亩,低质低效林改造3万亩,划分生态林10万亩。

  2019年6月9日至6月13日,全县强降雨224.6毫米,峡口、电站最大出库量每秒812立方米。汹涌的洪水汇集后,朝全县地势最低的新城镇6个村汹涌扑来,拼命挤压着两岸的防洪堤,新城区也开始漫上河水,当年的惨烈场面似乎就要重演。然而洪水未能再前进一步,这得益于稳固的基础、扎实的保长期的训练。

  重实战,打造一体化战队。新城镇依托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平台,初步开发了新城镇减灾指挥中心。减灾指挥中心通过整合应急管理、水利、气象、派出所、志愿者等单位信息资源,初步实现了报警、热线、监测、监控、预警、预测、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上能对接上级部门指示下能指挥调度到村组及每一户每一个灾害点。在平时开展系列防灾教育和实战演练,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综合减灾的应急救援能力。在战时镇指挥中心将全县应急资源纳入统一调度,前方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组成战斗方阵,配备无人机、三式单兵作战系统、冲锋舟等救援设备,进行立体式攻坚作战。

  后方以村为单位,以村干部小组长、党小组长、综合减灾理事会、党员志愿者为骨干,引导民众开展自救,报送灾情信息、维护灾区秩序,支援救灾一线。

  综合减灾示范县的大余经验

  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承办全省救灾工作现场会,2019年,大余县被评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县。诸多荣誉的背后,正是大余县始终坚持建立健全高效科学、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的真实写照。

  大余县地处赣、粤、湘三省交汇处,国土面积1368平方公里,境内山高坑深、河网密布、雨量丰沛、矿产丰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全县多灾、频灾。近年来,大余县积极探索适应南方山区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在灾难面前迎难而上,在监管监察中敢于担当。

  防为先,厉兵秣马夯基础。大余县始终把综合减灾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成立了县减灾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隐患排查,灾情、卫生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率先探索建立农村社区综合减灾理事会和民生保险市场长效机制,率先明确了工作经费保障和储备体系标准,率先建成了智慧减灾、信息共享和指挥平台,率先建成了县级无人机应急指挥中心,争当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领跑者。

  县财政每年出资投保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每年安排不低于350万元的防灾、减灾、救灾资金预算,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集现场应急、指挥、调度、救助及灾情预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减灾指挥中心。

  防灾减灾基础更加夯实。2018年6月29日,锰化工企业突发泄燃事故,近百米的红色烟柱直冲云霄。大余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开展疏散、警戒、降温、灭火等。省总队和应急管理部消防局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有效消除公众恐慌,快速打通灾害预警处置最后一公里盲区,牢牢掌握防灾、减灾、救灾的主动权。

  大余县向科技要平安,构建一图一库一册、立体指挥反应网络,丰富和完善了智慧河长APP平台、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气象地质灾害会生及预警预报平台、森林火情监测系统、县级地震宏观观测点等各监测预警平台手段,大力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建成5个小型消防站、63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和10支乡镇专职消防队,组建了一支县级专业化森林消防队和12支乡镇办专业化队伍,编织起县乡村组四级信息源网络,全面实施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常态化视频调度机制,确保信息快速传递,指令快速传达,事件快速处置。

  着眼民生求实效,全民参与、全民防灾、全民抗灾。大余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减灾救灾工作中来,开通12319热线,开发智慧城管APP,充分利用119消防日、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三大创新机制助力示范单位创建

  事实上,在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中,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大余县青龙镇畲族社区“好了伤疤不忘痛”,总结灾害教训,科学选址,改造河道、修护河堤、维修危桥危房、打通“断头路”,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实现了“灾区变社区、社区变景区”的锐变。吉安市吉州区每个社区设1-2个社会组织,采取“义工+社工+社会组织”三方联动模式,组织引导志愿者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丰城市河洲街道依托“好人银行”志愿服务和曙光救援队,暑期专门开展“百日巡航防溺水行动”。吉安市科技馆专门设立“防灾减灾救灾专题体验馆”,并与当地庐陵文化相结合,大力弘扬防灾减灾文化。南昌、抚州、鹰潭、九江等地联合气象部门开展“首席预报员进社区”活动。宜春市袁州区湛郎街道各中小学每月安排一节防灾减灾班会课。

  成绩背后是机制的创新。我省率先建立社区减灾“四级联创”机制、示范单位“三级同创”机制以及示范单位“三级激励”机制。这“三个机制”不断夯实基层综合减灾工作基础。

  在建立“四级联创”机制上,我省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011年以来,在国家级示范社区创建基础上,我省部署开展了省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省11个设区市普遍开展了市级示范社区创建,全省30%的县区开展了县级示范社区创建。各地严格落实四级联创机制,梯次创建、逐级评选、择优推荐,有序开展各类示范创建活动,促进了社区减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在建立示范单位“三级同创”机制方面,2016年,我省率先开展了省级示范乡镇和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创建管理办法和标准,初步形成了社区、乡镇和县三级同创工作体系。同时,示范县、乡镇、社区都进一步提炼总结了“七个一”创建活动。

  建立示范单位“三级激励”机制则有效提升各地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示范单位常态化补助机制,每年省级防灾减灾救灾资金预算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用于示范单位创建。2020年,我省安排550万元,每个示范县补助50万元~80万元、示范乡镇10万元~15万元、国家级示范社区4万元~5万元、省级社区1万元~2万元。南昌、鹰潭、吉安、新余、九江等大部分设区市和40%的县区普遍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示范创建工作。其中,湖口县对示范乡镇奖励15万元~20万元、省级以上示范社区奖励8万元~10万元。

  严格对标对表着力打造精品亮点

  “2020年,对于综合减灾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我们要求在严格对标对表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精品亮点。”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指出,主要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突出灾害风险防控,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找准找全灾害风险点及隐患点,强化灾害风险辨识防控意识,落实“一图两牌三清单”措施;突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通过修建堤防、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地质灾害点治理、危旧房屋改造、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工程措施,提高抗灾设防水平。

  同时,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群测群防体系,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突出“四个精准”。在灾害风险精准研判、预警信息精准发布、精准避险有效实施、精准救援快速开展“四个精准”上下功夫、见成效,检验基层对各类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措施,提升基层灾害应急处置整体水平。

  文/龚雅婧 实习生王申徽 记者余桂华